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法)巴尔扎克
TAUS亚洲峰会过去一个星期了,一直期盼微软的测试报告。我们拿到了为本次大会提供技术支持的Mark Seligman博士撰写的的微软机器翻译应用报告初稿!随后撰写了一篇5000字左右的长文,发表在“环球网”http://opinion.huanqiu.com/culture/2018-04/11756638.html。(题目有改动)
这一期主要讲分析结果部分放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1. 机器跟人一样,开始做译前准备
此次人工与机器同台,微软采用Presentation Translator作为辅助翻译工具,四名研究生准译员同时在场做同声传译。
同其他过国际会议一样,组织者提前跟与会发言人索要了讲话演示文稿/注释。
机器:用两台笔记本电脑对软件完成了25个幻灯片的训练。每次训练平均持续7分钟,软件提前训练时间超过6小时(7 x 25) x 2)/60 = 5.83 hours)。微软报告没有给出成功率预测。
人工:四个人平均准备时间花费3-4天,他们认为译前准备对口译内容的预测率大概是62.5%(四个人的均值);在接受任务之前四位学生接受同声传译训练的时间为平均200小时左右,为初学者;
2. 语音识别和同声传译结果
机器:在18-19个演示文稿转录和翻译上都发挥了不错的作用,其余讲话和演示文稿没能实现语音识别和翻译,主要是软件“疲劳怠工”。整个测试中,出现了诸如计算机兼容、计算机硬盘与特用耳机的配置、耳机待机时长与充电、麦克风的随时摘取、麦克风故障、演讲者的配合、软件的提前训练等不同问题,故最后一小时左右的演示无法使用该工具。由于机器做了两天的译前PPT学习,语音转写和翻译质量有明显提升,英文识别与转写明显优于汉语(这一点人工和微软工程师的分析是相同的!)。识别率提升自然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但讲话人“配合不够”(讲话有严重口音、速度过快、没有停顿等),造成机器机器卡顿和语音识别困难,语法错误多,词序混乱,跟不上等错误出现。准译员给机器语音识别打分为57,给机器翻译质量打分为50。
人工:两天下来,与会者给予好评,给翻译质量的打分在80分以上。四位准译员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是: 信息量传递平均达到76.25%,准译员相互打分为76.7。语速快、技术含量高对准译员而言是主要困难。虽然有的讲话人口音和语速超快,听起来有些困难,但能理解,困难在于对专业不了解,表达跟不上。
3. 讨论
机器的译前训练是机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能力会飞快提高,因为,机器一旦有更强大的专业(主题)语料库做支撑,学习速度超人。微软工程师在报告中表示:然而,如果机器软件想获得“好评”,能够得到认可并日益广泛应用,其可靠性是基础。
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尽快“干掉”愚蠢的错误,或尽最大可能避免尴尬译文的出现我认为,(如报告中提及:we did see a few catastrophic errors in translation from Mandarin into English. A donkey somehow showed up in one of them!)。换句话说,在翻译过程中,译员会根据主题和演讲人的话题及时修正“方向”,根据认知知识选择恰当的语义或意思,而机器还不具备人这种“认知调整”的能力。语音识别后的全文一行行不断刷屏必定会影响译员的工作,因为人的阅读速度远远不如听的速度,故干扰大于帮助!因为,如果译员边听边看不断刷屏的电脑屏幕,则无法全神贯注地听演讲人讲话,还会影响分析加工。
实际上,让机器尽快降低错误率的一个途径则是围绕主题和对演讲人的了解,输入尽可能多的单一意义的语言表达,例如地名、人名、公司名称、术语、固定词组、核心或关键词等,如果机器能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即能够预测会议中可能出现的单一意义的语言表述,语音识别后将其有层次地显示在屏幕上,这对减轻译员的压力会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样做也许能逐渐实现人机互动!在特定领域、根据特定主题、有充分的训练或准备、解决技术上的兼容、充电、无线耳机、扬声器等,今后无论到什么地方参会,无论使用什么语言,我们都会感觉更“爽”,更和谐!情感交流、微妙的暗示、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结合、语调、声调等等,这些都还需要高智商的译员!3月30日北语国际口笔译大赛决赛场上的比拼是个很好的例证:个别选手认为,只要说话快、翻译流畅就棒,但忘记了悠扬顿挫是信息的组成部分,忽略了眼神的交流也是沟通。比赛中,讲话人多次“甩出”幽默、调侃、暗示、诗歌等,但译员没能翻译出来!当译员讲话像机关炮一样时,场下的听众不仅因为跟不上感到厌烦,几分钟后还有可能放弃听会!因为,这不再是沟通,这仅仅是说话!
魏勇鹏先生说:“机器翻译取代不了专业译者,对于内行来说,这个是显然的。但是,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现状已经足以改变翻译行业和翻译教育。千万不要认为‘取代不了’就可以安之若素!” 人与机器共舞的时代即将来临!年轻人要清醒,要行动,不要把自己当做机器,要了解机器,与机器共舞!
现在讨论人工与机器翻译何去何从并不是为了拼个孰是孰非,更不是为了鱼死网破。有人说机器肯定要代替人。我要说,这要看机器能代替什么。如果只想了解原文/讲话大意,机器翻译自然能有所帮助,包括出国旅游等日常生活和工作。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意义更在于相互的深入了解和理解,书信、电话、甚至远程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许一见面一握手就能解决。为什么?因为人有情感。有人说,文学翻译不在其列,也是因为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人内心的情感需求,只要这种需求存在,人就不会让机器独领风骚。讨论人工和机器翻译的目的只有两个:
第一,客观地讨论问题,不能夸大机器翻译的力量,天天喊机器要代替人。众所周知,洗衣机出现了,机器能自己洗吗?!电脑出现了,笔就没有了?人就不记忆了?挖掘机出现了,盾构机出现了,还不是人去操作!饺子机出现了,人工包的饺子反而更受欢迎!按摩器很好,可还有人偏偏喜欢按摩师!诸如此类,机器肯定会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不断地解放出来,人会变得越来越“懒”,但人更应该变得越来越聪明!
第二,外语和翻译教育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应该从“睡梦”中醒来,让教育拥抱技术,让技术成为教育的翅膀。一本教材用10年或20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投影仪+大幕布+计算机、电子白板+短焦投影+计算机+学生机、平板电脑(ipad为例)+多媒体、远程教育、WEB2.0技术的逐渐普及、人工智能(如Third Space Learning)、翻转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VR)等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时至今日,我们没有理由也无法拒绝大数据和新技术带给行业的颠覆和变革!我们要做的,正是修正教学内容,拥抱变革,顺应和享受变革带给语言服务行业从业者生活和工作上的变化。
人机共舞的时代来临!了解机器,插上机器(科技)这个翅膀,不断开拓创新,在机器的帮助下提供更多更好的语言服务,这会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复兴梦的实现。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