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晚,成都宽窄巷子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巡逻员”——“成都造”机器狗“灵瞳”。它开始执行夜间的安全巡逻任务,涉及火灾防范和治安维护等重要工作,这一创新举措意义非凡。
此次“灵瞳”在宽窄巷子的亮相,是“成都造”机器人进场景长效机制的首次实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不仅标志着机器人在成都各大景区的工作即将进入常态化阶段,也为未来的景区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春熙路、大熊猫基地等热门景区也将出现更多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它们或许会承担导览讲解、环境清洁、游客服务等多样化的任务,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也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成都市对于“成都造”机器人产业有着宏伟的规划,计划通过三年行动将产业规模扩大至 600 亿元,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机器人示范应用的新高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不仅推动成都本地的科技产业发展,还能为全国的机器人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范例。
机器人在景区的常态化应用,是科技与文旅融合的生动体现。它展示了成都在科技创新和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技术的稳定性、数据的安全性以及与游客的互动效果等问题。但总体而言,机器人进入景区常态化工作的趋势已势不可挡,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成都造”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为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