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宇
华夏电动独家原创,转载须授权
近期,“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这一起不幸的事件,暴露出滴滴公司存在的许多安全管理漏洞,也让人们开始冷静思考:在共享出行这个新兴概念之中,如何稳稳确保安全这一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何为共享出行?
现阶段,共享出行市场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即是以滴滴、uber为首的网约车。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约车具备了技术以及市场条件,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
第二类即是分时租赁,消费者可以按照小时或者天数来随意租赁车辆,达到随取即用的租赁服务水平。
相比网络约车而言,分时租赁更具自主性、灵活性。同时分时租赁车辆的电动化趋势,也可以减轻环境压力,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限行城市,纯电动汽车不限号是其一大优势。
从实际来看,网约车如今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保证网约车司机合法身份,以及如何管理碎片式的网约车辆。此次不幸事件的发生,正是网约车碎片化管理所存在的巨大漏洞。
然而在分时租赁市场,其安全问题要比网约车更多,如何以安全为前提发展分时租赁,要比网约车规范化管理更加困难。
漏洞一:分时租赁审核手续过于简单,无法确保公众安全
随着2015年分时租赁市场在我国的兴起,经过三年时间,分时租赁市场已经经过一轮洗牌,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事实上,在现阶段,分时租赁依旧存在许多安全问题。
在APP商场中搜索分时租赁,会出现成百上千的应用。我们随机下载一款应用,登陆注册认证驾照即可使用车辆。这看似正常的流程,其实存在一个巨大漏洞。
以首汽旗下godun出行为例,下载应用后,只需两步认证并交纳押金即可使用车辆。认证驾照时的流程极为简单,就是将驾照页上传至APP,通过认证后无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注册账号使用车辆。
(截图来自gofun官方APP)
想象一下,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可以随意利用已经认证过的godun账号使用车辆,这对于公众安全是极为不负责的。此前甚至还有过这样的情况,未取得驾照的驾校学员,利用分时租赁车辆“练车”,这严重威胁道路安全。
现阶段,企业无法对车辆使用者是否合法、合规作出判断,是分时租赁发展的一大难题。
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需要在所有共享车辆上加装面孔识别系统,确保使用车辆者和所认证人员一致,或车辆使用者具备合法使用车辆条件即可。据了解,已经有新造车企业在其产品中,使用面孔识别这种系统。
这样既是对车辆使用者的安全负责,也是对道路安全、企业自身安全的负责。
漏洞二:由于使用频率过高,车辆自身无法实时处于安全状态
对于共享车辆,一般使用频率要远高于私人汽车。这样车辆在使用时,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是分时租赁发展的另一大难题。
从实际调查来看,不少共享出行汽车车况的确存在问题。像一般剐蹭类型事故,对于车辆安全性影响较小,所以即便无法实时处理,也有情可原。但是像车辆本身刹车系统、控制系统等出现问题,对于车辆驾驶员和车内乘客而言,会导致严重交通事故。
此前在使用分时租赁车辆时,就发生过这样的问题。车辆本身车况较差,轮胎和刹车系统存在隐患,无法急刹车。但在取车时,并没有任何提示车辆存在问题,可以通过APP顺利解锁车辆,在上路后,驾驶员才发现,这辆车刹车系统存在问题,无法进行急刹车。所幸驾驶员将车辆停靠,拔打了企业救援电话,企业第一时间更换了车辆,将问题车辆进行了维修。
如果当时开着问题车辆高速行驶,刹车系统不工作,那将会导致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
现阶段,企业无法实时掌握分时租赁车辆车况,是分时租赁发展隐藏的巨大安全隐患。
如何确保安全的人,驾驶安全的车,其实是分时租赁面对的最大问题。分时租赁不同于网约车,网约车需要碎片化管理,但是分时租赁车辆却大多都掌握在出行企业手中,基本不涵盖私人车辆,所以管理难度更小。
确保安全的人、开安全的车,从实际来看,可以以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系数,即是加装各类型检测系统,从而确保人员安全。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