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原素mixlink.org关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
//////////////////////
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解决了未来巨量传感器对中心化服务器容量的需求;其加密机制解决了信息隐私问题;智能合约解决了数据交易的信任问题。随着区块链的日益火爆,人们对其解读也“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本坚持“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内在特质,在现实中也逐渐动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畴,可以涵盖货币、金融、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但现实中并非这么简单。本质上看,区块链技术发展仍然处于萌芽和完善阶段,但在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实时代,人们更是对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充满了期待。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区块链技术落地难的原因是什么?这项技术为何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物联网如何拥抱区块链,两者“联姻”是否是天作之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第312期i访谈邀请了杭州万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项若飞博士为大家解疑答惑,并且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融合的应用落地方面进行详细分享!
联动原素在线i访谈
第312期
项若飞(杭州万链信息科技,首席架构师)
中科院博士后,5G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青年专家,专攻“区块链--物联网”技术融合的应用落地;
先后主持开发国家863项目“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氮化镓射频功率放大器”课题、广东省院合作系列课题以及基于区块链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等,申请技术专利数项。
联动原素i访谈对话项若飞
+
Q
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的成立背景?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有哪些?
项若飞:公司着眼于物联网整体战略布局,围绕物联网产业闭环,从最基础的网络架构优化,到物联网产品技术辅助研发,再到区块链大数据技术融合,为物联网产业链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场景应用拓展。公司核心业务是:物联网架构开发、网络安全体系设计、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通讯信号传输、自动化程序控制、大数据处理。
Q
区块链是目前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物联网产业更加关心它怎样与物联网进行结合?解决了哪些痛点?目前都有哪些成熟的案例落地了?
项若飞:我认为物联网或者上一代的互联网不是用来炒概念的,还是要服务于实业,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可以这样来看,物理网解决了通信问题,区块链解决了信任问题,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最终还是回归到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利益的驱动。
从技术层面,简单的讲,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解决了未来巨量传感器对中心化服务器容量的需求;区块链的加密机制,解决了信息隐私问题;智能合约解决了数据交易的信任问题。
目前就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应用,还在比较早期阶段,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最容易实施的是特定行业内的应用落地,比如马士基集装箱物流的区块链方案,将供应链流程数字化,帮助企业管理和跟踪全球数千万个船运集装箱的书面记录。提高贸易伙伴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并实现高度安全的信息共享,大规模应用为该行业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Q
从实践的角度,您认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对芯片、传感器等半导体产业提出了哪些需求?就贵公司而言,目前使用最多的通信、传感器产品有哪些?
项若飞:物联网的普及依托于底层硬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物联网节点都会具备一颗“大脑”,具备很强的边缘计算能力,分担一部分中心网关或服务器的工作,这也是去中心化的一种趋势,高度集成化,不需要外围太多的器件,在算力提升的同时,还要降低功耗,降低成本;对传感器,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传感器对环境要求苛刻,精度和稳定性一般,并且常常需要配合其他电路使用,一些特殊功能的传感器都是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另外传感器的类型还不够丰富,没有覆盖太多的监测目标,所以对传感器来说,数字化、多类型、低成本、高性能是需要解决的。
就我们正在开展和以往的物理网项目来说,LoRa、NB-IoT、RFID、UWB、BLE、ZigBee、433、WiFi、GPRS、4G等通信技术,传感器的类型就比较杂,不同的行业选用的传感器都是千差万别,从最简单的温湿度、有电力行业的六氟化硫和互感器、环保领域的PM2.5和水质检测、隧道裂缝检测的摄像头等等,一一列举的话实在太多。
Q
区块链所讲的去中心化会落实么?我们什么时候会看到更多的区块链标准?
项若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不可能由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能完成的事业,需要物理网、区块链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不断碰撞、协作,它包括了各环节的厂家、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程序员、硬件开发者等等,最终形成一套相对的去中心化标准和方案,完全的去中心化也是不切实际,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目前比较实际的是针对每个行业中业务关联领域内做具体的应用,举个例子,我们与某省最大的工建集团已经合作开展制定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并编写《预制构件RFID无源无线身份识别应用标准》。
Q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区块链技术落地难的原因是什么?这项技术为何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都说区块链技术落地难,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项若飞: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很初期的阶段,尽管国内热火朝天,其实国外的热度其实没那么高,就如同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在年初,成功发射“重型猎鹰”火箭,但始终没能突破50年前,冷战期间冯·布劳恩和苏联的科罗廖夫的水平,美国人民和华尔街的反应没有国内这么大,“火星之旅”这个故事非常激动人心,但是面临的难题可不只是特斯拉量产不足那么简单的水平。同样,区块链技术落地难,主要还是在于技术本身的瓶颈,以及业务瓶颈。商业模式怎么设计?如何让投入的钱生出更丰厚的回报?更直白地说,带来贸易革命的新价值创造的游戏规则还没有成型。目前也就是不太好用的比特币,在支付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其余的都还在路上。
精彩吐槽环节
李晓妍:区块链2.0具体是什么状态?
项若飞:区块链2.0目前主要以以太坊为代表。
李晓妍:你们是否考虑过,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的具体形式是什么样的?
项若飞:在比特币区块链的基础上做了可扩展性的设计。
李晓妍:有没有预期的步骤或者路径?比如第一阶段如何结合,解决什么问题,第二阶段如何结合,又解决什么问题?
项若飞:第一阶段,INT主要开始做的是1.0版的主链,它是一条单链,做的东西跟比特币类似,但是我们做了一个重大的改进,基于P2P网络。P2P网络这块,我们把原有的都做了一个拓展,原先大家都基于TCP/IP协议,实际上我们是做了一个UDP/IP协议加上TCP/IP协议之间的对接,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切换。在网关那边我们是想做一个工业级别的路由器,在设计上想其同时具有通信功能和对带宽流量进行管控,这是我们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考虑到场景不同,考虑到物联网场景的异构性,采用双链的架构设计,当然我们没有像以太坊那样重新设计一个虚拟机,然后在虚拟机上去做一个智能合约,最后再去做各种应用的扩展。第一阶段还是解决联网的问题,第二阶段考虑的就是整个业务场景,目前解决解决对延时的需求。在第二的阶段我们还会基于联盟链去做开发,它比公链在应用上更贴近实际应用。
李晓妍:你们现在是作为一个开发包嵌入到芯片端?现在已经合作的芯片厂商有哪些?
项若飞:对的,一开始的设计是这样的,但是目前做的东西还没有做到这一步,华为、海思是必须的,目前还在验证阶段,没有那么快。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你们的算力是谁提供的?
项若飞:跟耗算力的共识机制不同,目前用的是DBFT+dpos。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不管你用什么机制都要有运算,这个运算谁来解决?私链提供算力?
项若飞:在dpos里,算力需求不是核心的,因为不需要耗费算力做哈希碰撞。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算力是刚需,不管你是区块链还是AI,目前看到的技术在物联网中通过节点的RISC—V的浮点运算,可以解决一些边缘计算,其他的但是还没看到。
李晓妍:那还是牵扯到谁提供的问题。
项若飞:这就牵扯到我们超级节点的选举上去了。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公链=海量算力节点=安全可信 私链=相对中心化=相对安全。
项若飞:你的等式怎么得来的?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篡改难度。
项若飞:这就又扯到“中心化”的判定标准里去了,按您的理解,除了比特币,其余都难免中心化,比特币也同样面临算力集中的问题和分叉。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公链,私链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算力提供数量的差距。参与的算力节点越多,篡改难度越大。那算力节点数量就是核心。
项若飞:没错,不过对于一个体量不太大的物联网应用来说,拼这个的意义何在?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在物联网中AI、区块链应用设想是在物联网海量终端节点除了提供通信还要提供一个低功耗的取代arm m系列有浮点运算能力的单芯片解决方案。
项若飞:您认为要嵌入到芯片里吗?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芯片上提供的浮点运算就是给边缘计算和区块链跑算法的。
项若飞:是的,原理上是这样的,但我们目前不会。世界上也没有一家到这一步。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
晟联智融微电子薛: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只是最近和客户探讨时候感觉比较靠谱的方案。估计明年你能看到芯片。
项若飞:最好是这样,所以大家都努力,希望能量产。而且我也希望我们自己的dpos能跑通。谢谢啊!
本期访谈结束
+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