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过去一年碎片时间听知识时的随手评论,涉及媒体、内容、数据、区块链的认识,分享如下。
一、媒体与内容
媒体的演化,不是一个新媒体的词汇可以涵盖的。
从媒体到人的广播、媒体与人的互动、以及人与人共创对媒体的内容发哺,创作的基因将无限趋近于受众自身,受众的需求驱动着故事线的形成。
在科技的驱动下,内容的性质更像是食材,而IP就是菜谱。
中国有丰富的文化题材做为内容食材,只待超越历史的固有菜谱,在科技的云锅中翻炒......
只有传统的媒介与内容,没有传统的媒体行业。新媒体是个进行时,受众需求与媒体的生产都在路上奔跑,只有落在后面的才是传统。
如果将媒体的演化按照餐饮比喻成堂食、外卖和轰趴三种形态,机器人写作只是替代人类完成了堂食和外卖固定菜谱,而轰趴的菜谱则是掌握在受众自己手中正在产生。
对于媒体共创时代丰富的食谱,AI写作的内容只是食材。
有关媒体,得到的专栏作者确实提供了丰富的洞察。
二、数据与区块链
跟着专栏学习,对于大数据神话有了很多直观的思考。
对于区块链、ICO有一周专题,我个人的体会对于新技术关注但不能神化,例如现在的区块链技术,在量子计算机时代就不会存在,当然涅槃是肯定的。
收视率造假证明了【人为数据】不安全,但打着大数据旗号的【行为数据】也有过拟合和总体结构偏颇的风险,选择数据产品还是要先破除迷信。
有关【自数据】,是临时想到的一个概念,感觉应该是数据区块链化的过程吧。
川普的总统当的虽然感觉有点不靠谱,但是在竞选中对于数据的玩法确实可圈可点。
有关数据的价值,美国竞选有很多反例,不是抽样偏、就是太主观。
川普的数据玩法阐述了一个真理:找到对你有价值的数据就可以了。
在13年,我设计的【AQA泛媒体价值评估】模型也有这个思考:
与其纠结于媒体【受众的数量】,不如测量好媒体【受众的质量】。
找到属于你自己媒体的【积极分子】就好了。
2018年6月4日
更多相关主题文章,定期会有更新,请关注“新媒体数据实验室”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新媒体数据实验室”所有
若有转载,请标明:“转自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数据实验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