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九零后话世界的第52篇原创
AI人工智能在最近两年被越来越多的讨论,人们也一直在争论AI对人类到底有没有好处,在未来会不会代替我们人类。
在之前,我的看法是AI会代替人类的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然后看到一些特别高级的技术之后,觉得AI好像也可以代替一些看似是创造性的工作,那么我们人类在AI面前还有什么优势呢?我之前认为的是我们人类有情感,AI没有。但是“情感”这个事情好像不足以让我们不被替代。
最近被一个朋友推荐看《造就TALK》黄执中的演讲,由AI人工智能引出的一个词“情绪劳动”,我忽然想到,正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被解放出来,我们不与别人接触也能完成一天的生活甚至工作,这个时候,“接触”是不是就变的越来越稀缺。
黄执中在演讲中把劳动分为四类“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风险劳动,情绪劳动”。体力和脑力劳动很好理解,一个是动手,一个是动脑;风险劳动,比如说投资就算是风险劳动。这三类“劳动”随着AI的发展,被替代似乎是很容易的。无论是动手,动脑,还是风险劳动的比拼概率,人类和AI以及支撑它的大数据是没法匹敌的。
那么人工智能对于“情绪劳动”难道是无能为力的?什么又是“情绪劳动”呢?
黄执中举了一个例子,他的女朋友肚子不舒服,怀疑是得了肾结石,就去了一个医院挂号,拍片,等待医生告诉结果。他们在那个医院等了四个小时,终于轮到他们了。这位医生开始给黄的女朋友讲拍摄的片子的情况,“你看啊,如果你得了结石,片子会有白色的斑点显示出来,这个是没有的。当然,这一边你看着有一点的白点,那是血管在这里,不过我们知道肾脏是立体的,我们再来看从后面拍摄的情况。”如此这般,医生把给黄女朋友拍摄出来的前后左右的肾脏都这样讲了一遍。最后还告诉说,如果你还不放心,我推荐你到我的一个医生朋友那里,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可以进一步帮你检查。
假设是你被这位医生这样“服务”之后,你还会有什么怨言吗?对这位医生会有什么不满吗?我想应该不会再有了吧!就算以后真得了肾结石,也只会想,这可能就是命吧!
我们假想一下,黄进去之后,医生拿着片子看了几秒钟,然后说“没病,可以走了,下一位”黄会是什么反应?怕是当场就要炸了吧,就算能够忍住,对这位医生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甚至会否定这个医院。但是我们想一想,黄其实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你没有病”,但是对待这个结果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假想的那种情况,其实医生做的就是纯“脑力劳动”,但是这种“劳动”对于AI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它能比人类的做的更好,更有效率。但是黄执中遇到的那位医生,他做的更多的就是“情绪劳动”,因为判断肾脏没有问题可能只需要几秒钟,但是安慰病人,照顾病人情绪需要花费十几分钟,病人即使没有病,他也是花费了时间到医院来的,不能让他们感觉付出与得到不平衡啊!
一大早到医院排队,挂号,拍片子,花了一下午时间搞好了,你就告诉我“没病”就把我打发了,放到谁身上也会觉得有点不爽。
从上面可以看出,医生似乎逐渐从一个“技术性工种”变成了一个“服务性工种”,因为对于一些检查结果,其实基本依靠机器就可以做的很好,医生更多的扮演是安慰病人的角色了。
我大胆想象一下,也许未来的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更多重复性,技术性工作都会被AI替代,我们更多的是要面对“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稀缺,也更加珍贵。
现在的很多工作其实已初现端倪,我们所有人其实都是服务者,但在另一个场景也是被服务者。服务最核心的一个本质就是让人舒服,或者是让人感到舒服。除了一些极个别的部门之外,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公司,他们第一个强调的就是用户至上,为什么?因为要让你爽啊,他们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照顾你的情绪,让你亢奋,激动,爽,那么他的工作也就完成一大半了。
也许在未来,那种“直性子”的真的就没法生存了,就像他们喜欢说“我说话直,你别介意哈”,我是不介意,但是我也不想和你说。
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当你有这个疑惑的时候,还是不要讲了!
END
你可能还想看
我再唠唠
腾讯新升级的这个赞赏可是搞到了一批人,哈哈!比如为什么我的作者那一栏是震WANG呢,因为WANG震这个被抢注了,我能怎么办?而且名称好像还是不可更改,看久了也就顺眼了吧!
小手动一动,关注走一走
欢迎关注
九零后话世界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