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互联网的第二阶段消费互联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将迎来生产互联的新阶段,将带来产业形态的大革命。人们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产生深刻变化,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与今天会有很大的不同。
农业社会时期,社会经济制造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是工匠,能工巧匠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主导着制造业的发展。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社会制造业实际上是标准化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相应地是工业标准摧毁了工匠的手艺。今天,我们常说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的企业搞技术,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到了信息社会,逐渐淘汰的是工业生产标准,制造业将迎接大规模的私人订制时代。
从消费互联到生产互联将是一个自然升级的过程,某件产品卖得快,信息自然传到生产厂家,厂家会加紧生产新产品以快速补充市场需求,某种商品卖不出去,厂家自然会减少生产,人们也许感觉不到这种革命性变化。如果不出意外(爆发世界战争或大规模瘟疫),会是农业生产的互联先于工业生产的互联,因为人们关心自身生命的健康要远高于对周围物质用品的享受。
随着对消费链条影响的深化,互联网企业相互较劲,抢占线下的市场。因为信息互联、消费互联到一定的阶段后,仅仅在线上摩拳擦掌越来越无力抵御市场被稀释的现实,他们走向传统企业,通过资本的力量,努力收购传统企业。
在信息社会的生产互联阶段,农业生产互联一方面是通过农业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升级,创新和变革传统农业生产。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先进的智慧农业生产新模式,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保障,实现农业产值和利润的提升。农业生产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形成新的农业形态。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家庭营养的需要,制定第二天或下个星期的食谱,通过互联网大平台链接到农场和副食品店,物流公司依据消费者网上订单派送,订单农业生产将不期而至。
在自动化生产迅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到智能化生产的阶段,并迎来工业生产的互联网阶段。生产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是互联网发展应用的必然,代表了全球产业变革的方向,利用先进制造工具和网络信息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实现数据的跨系统流动、采集、分析、与优化,完成设备性能感知、过程优化、智能管理生产过程等形成智能化生产方式。这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融合催生出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在构建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形成企业新的竞争能力。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选择。互联网时代下的工业制造将更容易实现精准化生产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然而,谁来主导制造业生产互联,是生产制造起步的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起步的互联网企业?此前,有一份报告认为,相对而言,以实带虚会更有力量。报告进一步解释,“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未来将是以生产为导向。其真正的主导者,将是传统产业的生产者。未来产业互联网是以实为主导的实虚融合。”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要知道,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好多传统行业。技术在不断发展,资本也在不断地钻营,至于谁主导生产互联,现在很难有定论。
互联网+与工业4.0的根本要义,正是在产品的设计到销售服务过程中,充分融入互联网基因,将用户大数据收集,用户个性特点分析为参考,以用户的需求来推动商品的每一个生产销售过程,实现需求侧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并实现生产经营的有的放矢。传统制造业在经历了长期的行业紧缩之后,众多巨头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互联网+”与“个性化”的产品开发。
一方面,用户提出个性需求,另一方面,一开始用户定制的时候有一个人提出一个需求,或者个性化的小数据,通过交互平台,驱动全流程,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全资源方参与的共建产品,所以,产品由用户参与,实现新的个性化的迭代。这就是互联网信息的汇集下,集聚个性需求,产生新的规模化的需求,企业根据个性化需求的累积,进行规模化经营,实现长尾效应。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阶段,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引导尤为重要。在合适的引导下,将迎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时代。企业的灵活生产,按需定制,成为一种可能。互联网及其以前的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正向整合生产要素和技术发展的无限空间,而移动互联网正在创造并逆向聚合生产要素,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全然不同的新世界。由过去的“企业对消费者”模式变为现在的根据消费者需求定制、生产、配送和维护产品的一种全新的模式。
当前,互联网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也不断地催生工业的变革,研发模式、制造模式以及消费者模式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在消费端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同质化消费、标准化设计和规模化生产正在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消费转变,大规模的私人订制时代即将到来。(责任编辑陶春,主编李志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