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智者老芮,与智者同行
往期回顾:
产业报告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目标与路径(一)
三、影响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
影响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于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消费需求新变化、科技进步两个重要因素之外,还有诸如产业发展的要素基础、生态环境、人口结构、政府政策、世界经济等等,都是影响产业体系发展演化重要因素,而且还会交叉影响,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前面两个重要因素。
1.重大技术进步以及相应的工业革命
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与创新必然导致产业的创新发展,甚至导致所谓的工业革命。今天这些技术又可归为两大类:基础产业类新技术与智能制造新技术。这些技术变革及其将来发展的趋势将决定新工业革命的走向,也是决定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1)基础产业类新技术,构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技术装备与产品基础,包括:
①互联网与物联网信息技术
传统的认识中,互联网信息技术仅仅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随着互联、数字、智能化的融合,智能工厂将孕育而出,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而其核心正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下的物联网,WIFI技术,云计算技术打破了人指挥机器的传统模式,让机器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变化,人只要提要求,机器就能自己完成制造。
②信息、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影响
工业生产中形成的大数据成为工业大数据,它是由一个或多个产品制造流程或者一个工业体系生产过程中带出的数据。工业大数据分析研究以及应用可以使得产品带来更高的价值,每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信息最后都能回馈至生产者手中,从而反过来影响之后的生产者决策与行为,也能提前为生产者应对突发情况做出提示,使得生产过程不断优化迭代。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分析系统是成为新一代智能制造装备或工厂的核心部分。
③新能源技术及其影响
我们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消费方式基本依赖于的化石能源的生产与使用,然而目前化石能源使用后对环境的污染已经难以忍受,人们开始以太阳能、风能技术、海洋能技术,核能技术为代表的清洁新能源来替代原有化石能源。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能源生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住房等领域都在深化发展,且正成为主流的工业品与消费品。
④新材料技术及其影响
新一代材料诸如碳纳米管、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和新型碳纤维等,会使未来的产品比现有制成品更硬、更轻、更节能、更耐用。如高分子材料与新型制造技术的结合将可以在原子精确度的条件下操控分子,形成前所未有的新材料。未来许多物质可以轻易的被准确的操作,进而改变其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特性,由此带来全新产品与新型产业发展。基础产业技术的革新改变了制造的方式,由人指挥机器向机器提出要求,变为机器智能自行生产转变,使得产品的制造更简单,更高效,更个性化。
(图片源自网络)
(2)形成智能生产服务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
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智能制造装备是实现定制化的生产的基础“工人”。目前,智能制造装备的前沿是3D打印装备和高端智能制造机床。以3D打印为例,产品是根据在三维产品模型进行连续中融化材料叠加制成的——称之为增材制造。生产这些产品使用的是动力金属、塑料液滴和其它材料——是新材料类似于激光打印机的色粉盒。这一技术可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或固定装置的情况下制造消费者个性化需要的物品,同时在制造过程还不会产生任何废料,也不会因为产品复杂而产生额外费用。高端智能制造机床实际上是一个超级一体化智能制造中心,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智慧全自动制造工厂。
②嵌入式电子、智能系统与软件控制
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需要嵌入式电子、智能系统与软件控制的帮助。它们是智能制造装备的“指挥”。未来,各个工厂将具备统一的装备、电器和通信标准。以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为基础,配备有感测器、无线和RFID通信技术的智能制造设备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生产与监控。由此,智能工厂能够自行运转,且工厂间零件与机器可以相互交换信息,修正各自行为保持高度匹配,同时还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对正在进行的生产与调整做出有效的提示。
③智能定制生产与在线控制体系
智能定制生产体系需要操作系统,这就是与通过基础设施如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综合而成的软件控制系统。这个系统是智能制造设备运行的前提也是运行质量的“监控者”。操作系统是软件,是智能工厂、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的核心,决定了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的安全性。操作系统需要根据每个在制产品承载的整个供应链和生命周期中所需的各种信息,对其进行生产加工与服务的自组织优化调整,使所生产的产品本身是智能产品也是消费者个性化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此外,这个系统还能够辅助操作步骤与监测周围环境,实现生产的自我调整,透明化生产和个性化制造。
④资源与产品、服务配送技术与系统
未来,“配送系统”将与定位技术结合的更加紧密,实现资源与产品服务的运转监管,进而实现零库存,以及实时响应的供应链系统。这一系统是物联网的进一步运用,可以帮助监控实物的具体数据,运输的具体位置,实现实时生产,智慧快速送达的目标。与之对应,未来的交通系统也会受其影响,产生相应的革新。
以上所例举的一些新技术新方式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变化,一定对未来全球产业分工、产业发展与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关注与深刻研究。
(图片源自网络)
2.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在与未来变化
任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获得成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都是对人类需求现在或未来的满足。以生产与管理等诸多方面技术与方法支持的产业体系实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产服务体系,需求与供给本相互关联,今天正在发展创新的新技术新模式,实为消费者现在与未来的需求变化与消费习惯变化所准备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今天与未来的可能变化正在引导技术的进步,引导方法与模式的创新,进而成为推动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动态演化的最重要的影响变量。
随着人类知识的增加,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类对新生活方式、幸福生活的追求,人类的消费需求、消费理念、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我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方面:消费需求的个性化,集成化与便利化
(1)个性化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需求与消费偏好,消费仅仅为自己个人定制的产品与服务。个性化消费是人们最终最高的追求,也是幸福与满意的最高级阶段。至今为止的人类生产方式与技术仅仅是尽可能满足大众化一般的需求,至于个性化那是非常奢侈的个别。然而今天,由于互联网与智能生产服务系统的技术发展,海量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数据能够被快速的收集于处理,进而由云计算进行数据处理,然后由智能生产服务系统完成快速的个性化生产。目前符合个性化需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在技术上已经成为可能,部分已经成为现实。
(2)集成化是指对消费者服务需求一揽子要求的满足。目前,生产与服务分工日益深化,各类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效率提高了,但对消费者的需求而言可能需要多企业多方面的提供才可能,结果使消费者的感到不方便,麻烦。消费者越来越希望可以能够有提供系统的一揽子消费或服务得可能。正是有如此需求,随着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的服务分工后已经多方面趋向融合,越来越倾向于集成。
(3)便利化是指消费者总是追求经济且有效率方便的消费方式。应该说由于信息技术与智能互联服务系统等技术的进步,企业一方面能够便捷的获取消费者想要的商品与服务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或是快速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便利化在今天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期待。
3.新技术发展与消费需求变化导致新技术发展与革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本质特征,将综合影响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
(1)生产方式的变革
以工业“4.0”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导致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即“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本质是创造一种为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生产服务且可以大规模进行的全新模式,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机器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它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消费者的上述消费新变化。相比较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1](芮明杰,2015),新的生产方式有诸多优势,例如:
①生产效率高,资源节约,如智能生产在原材料使用仅为传统生产方式的三分之一;能源消耗也可以大幅度降低。
②总成本降低,表现在新型智能生产成本、利用互联网信息沟通、交易成本低和自定制无库存成本等诸多方面。
③因为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提高了消费者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2)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现行产业体系的生产组织方式为“集中生产,全球分销”。比如制造业生产是先买一块地盖厂房,让全世界原料送进来,生产产品后运到全世界销售。这种生产方式往往导致大量的运输成本以及比较高的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这一生产过程中不少资源被耗损浪费。在工业4.0条件下,基于新的智能系统,在线控制体系,产品不再需要集中生产以追求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所带来的平均成本降低,也不需要依靠全球性的分销系统追求最大化利益,而是依靠新的智能生产服务系统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进行“分散生产,就地销售”便可。原材料与产出品的物流方式也不需要集中的、大批量的运送,而是“分散取送,网格配置”便可。
(图片源自网络)
(3)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
生产方式变化必然导致人们的工作方式变化,未来人的工作方式与应该履行的职责几乎所有职能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在任意地点完成。人们可以分散工作地点与时间,社会交流也更加自由,根据兴趣导向,组件虚拟社团。在这种工作方式下,道路交通,能源消耗都得到了节约,人们没必要集中到城市中生活,而是“偏好使然、分散居住,就地工作”。这种变化就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
四、中国现代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路
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目标模式
在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特别表现在消费个性化,集成化,便利化的趋势背景下,技术革命、生产方式变革就是产业体系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导致了产业之间的边界消失,互联网信息技术把虚拟与现实相互连接,智能生产与服务的结合推动生产、生活组织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这些转变可能导致现行产业体系及其结构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障碍,导致现行供给侧结构问题严重,使之缺乏全球竞争力。因此无论是消费与技术的变革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都有必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所谓现代产业体系是指具有当代领先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又面向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体系,对我国而言也可以称之为新型产业体系。这样的产业体系一定带有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先天的自然资源禀赋或后天的知识技术资源、产业存量、发展路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烙印。
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带有中国社会制度文化、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产业存量、知识技术资源、消费倾向、生态环境等特色的、基于新的比较优势基础的、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自我创新发展、智能信息技术复合、产业价值链优化、内外向结合、开放先进等特征。
我国要从目前主要依赖的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廉价、自然环境损害、人民币币值等条件在国际市场上创造产品竞争优势的现行产业体系,转变为面向未来基于知识与人力资本新的比较优势基础的、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先进的新型产业体系,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高质量发展长期可靠的目标。
(2)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应该有五大特征:
①现代产业体系是低碳、环保、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投入产出体系,是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规模智能化定制生产方式为主导的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与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相互依赖的,是以低碳、环保为特征的体系;同时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已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性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同时生产方式需要及时的信息交流、处理与沟通,包括人跟人、人跟机器、机器跟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从而支持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模式。
②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全球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高度开放的产业体系,产业体系能够进行全球资源配置,这个资源包括了资本,服务,创新,信息,文化等方面。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部分核心产业在全球分工条件下,具有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创新能力强,附加价值高;具备关键环节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作为“链主”掌握产业链,成为全球产业领先标识。
③现代产业体系是新型的产业跨界融合的体系,是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融合一体为主的体系,形成不同于现行产业体系的结构。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是服务业制造化、制造业服务化融合结构,是各类纵向产业链或价值链与各类横向产业链或价值链交织而成的网络状结构,其中心节点是各类平台尤其是互联网平台。
④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组织体系是形成以各类平台为基础的产业生态圈、大企业主导的生产服务协作网络,以及中小企业组织群等有序有效组织体系,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微观基础。根据现代产业协同发展、企业合作竞争的发展趋势,现代产业体系的微观基础是核心产业组成形成的产业生态圈、围绕这些产业大企业形成了一系列中小企业协作网络,在空间集聚的集群体系,使得分工合作方式变化,投入产出效率高,实现高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⑤现代产业体系是动态演进的产业体系,动态演进的核心是强大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能力,动态演进的结果就是产业体系在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进行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的诞生于发展,具备现代领先的各类产业制作、工艺、集成、服务技术与组织。因此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全球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在技术进步、产业创新与时俱进,能力强大,同时有完整,高效率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的服务体系。
(图片源自网络)
(3)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目标模式
中国现行的产业体系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中国正在承受着普莱维什所说的外围国家的成长烦恼——有规模扩大、无收益增长的情况。 因此,亟需借助新一轮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的历史机遇,建立面向未来在全球产业经济中有持续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改变中国现在与未来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未来中国新型产业体系的目标模式为:该产业体系的主导生产方式为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该产业体系的主导生产组织是统一市场条件下的平台+分散生产+就地服务的模式;该产业体系的就是从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为水平分工,即由外生比较优势决定的产业间分工,转变为规模定制主导下的产业内分工;该产业体系的基本生产系统为智能互联生产服务一体化系统、包含了智能工厂与智能产品部分;该产业体系运行依赖的核心要素禀赋为人力资本、知识信息、数据;该产业体系与生态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是绿色生产绿色使用和资源节约的体系。
实现这个目标模式至少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实现我国产业发展的禀赋的升级,这是改变国际分工格局的关键,也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并且在全球有竞争力的关键;二是抓住新工业革命与技术重大进步的历史机遇,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生产体系、新型产业,同时基于创新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技术与知识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三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创造好的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最终,建立一个体系开放、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具有内生创新动力,不断动态演化的中国新型产业体系。
- to be continue -
芮明杰,江苏宜兴人 。主要研究企业发展、公司理论、产业经济学、管理创新。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企业管理、产业经济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基于教育世家的背景和家族的教育情怀,芮明杰在家乡宜兴设立教育基金会,传承和发扬家族教书育人的精神和风尚,造福乡梓。
宜兴市明远教育基金会是由复旦大学芮明杰教授发起的非公募、非营利慈善公益组织。基金会希望通过助学奖教,支持更多优秀学子奋发向上,更多的优秀教师教书育人,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的栋梁之才,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点击下方“喜欢作者”按钮进行打赏,打赏钱款将全部捐赠给基金会。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