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让我们越来越坚信:一切皆有可能。数据时代一个个传统界限的藩篱正陆续被打破,艺术也是如此。
最近,艺术家兼软件开发者Eric Fischer做了一个有趣的尝试,他把大数据转化为地图和空间图像,展现出来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地图。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试图将我们透过大数据看到的真实世界朦胧化,然后放大某些特质,进而去理解城市的结构。”Eric Fischer谈到他的创意时这样说。
EricFischer通过软件收集人们在城市里活动的轨迹,通过海量的足迹数据最终汇集出了-伦敦、纽约、旧金山、巴黎、台北等124个城市的另一番面貌。
“这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的确揭示出人们探索一个城市时止步的边缘。”
这像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想象中的那样,“一切皆数”,他认为音乐与宇宙、数学是有联系的,所有东西都能和数字联系起来,音乐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视觉艺术现在也印证了这一点。
上面这幅图是研究分析师奥利维尔·博谢纳根据5亿份Facebook用户的交友联络数据绘制出来的,图中的每条弧线代表了不同城市科学家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与国际力量的格局似曾相识。
上面这幅图诞生于100多年前,保罗·奥特勒这位有远见卓识的比利时学者,很早就预测到了互联网的诞生,当时他就绘制了这种桌式互联网的样子,操作台的抽屉里塞满了参考书、缩微胶片和各种书目卡片。奥特勒还设想在手臂可及的桌子上摆上收音机、电视和照相设备。
上面这幅图是两位信息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数据来自于圣经,他们收集整理出圣经中提到的2619个人物和地名所组成的“社会网络”,图片中的彩色弧线,显示的是这些”网络关系“在经文不同章节里互相印证的密度和频率。
这幅图就好理解多了,它显示的是过去30多年来,北半球航班客流量变化的趋势。
数据时代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面对海量信息时我们常常不知所措,可是,细心的程序员们会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数据背后的深意显露出来,事实的真相突然因此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感,在这一点上,艺术家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