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380亿元。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康复市场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按国内2亿人中高收入人群能达到美国康复消费水平(人均80美元康复消费),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以上。
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康复领域也呈现出了由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再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展路径。北京聚陆医疗管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陆医疗管理)从心肺慢病康复管理系统、相关康复产品研发转化、心肺康复中心运营、心肺物理治疗师专业化培训入手,打造了心肺慢病康复服务体系。
自成立以来,聚陆医疗管理的心肺慢病康复管理体系整体方案已经在国内10多家医院、养老机构落地应用,获得了各大医院的一致好评。该体系有何特色,解决了医院、医生哪些痛点,如何落地?带着这些疑问,动脉网对聚陆医疗管理创始人兼董事长许昌军进行了访问。
打造心肺康复整体解决方案
心肺慢病康复是一个多学科协助,客户主动参与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为核心,以最大化提高客户功能为目的的康复体系。体系内包含MDT多学科专家团队(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运动治疗师、营养师等)、评估体系、物理治疗方法、监测体系、营养产品、依存性管理等。
许昌军强调:“聚陆医疗管理是一家医疗管理服务咨询顾问公司,而非单一产品制造工厂。”作为一家康复体系支持和运营机构,聚陆医疗管理以现代康复为主,结合传统康复,专注于为医院、养老院提供一套由人才培训、产品研发和心肺康复管理系统组成的心肺慢病康复管理体系,形成了聚陆医疗管理独创的适合中国的5P3S1C体系:
5P:Preventive预防性、Predictive预测性、Personalized个体化、Participatory参与性、Precision Medicine精准医疗
3S:SPIN项目分析、SCRP项目运作、STP市场扫描
1C:CollaborativeSelfManagement-CSM多学科合作的心肺康复管理系统
心肺物理治疗职业化培训体系
聚陆医疗管理致力于为心肺康复人才提供进修培训、技术交付两大服务。公司已经与湘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康复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联合进行多次心肺物理治疗师的学术交流,和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纽约大学物理治疗系进行多次职业化培训,给予客户学习先进康复技术搭建平台。
聚陆医疗管理会帮助合作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将员工按照职责分工送到全国最顶级的医院进行进修学习。接下来,聚陆医疗管理计划与上海某院校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培养心肺康复人才。
研发、转化、合作链接落地心肺康复相关设备
聚陆医疗管理以标准规范化心肺康复流程为导向,围绕心肺康复的环节为合作医院提供产品,满足不同临床机构开展心肺康复的需求。
按照心肺康复的流程,聚陆医疗管理的产品可分为评估类(运动心肺功能评估系统、6分钟步行试验工具包、体适能评估系统、基础代谢检测车等)、运动康复类(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康复功率车、平衡训练系统、肌力训练、弹力管/带等)、呼吸康复类(呼吸肌评估/训练仪、呼吸末正压震动排痰仪、呼吸肌训练器等)。
许昌军表示:聚陆医疗管理同时搭建横向合作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对接部分进口高端产品,如24h动态血糖、动态心电、血压、呼吸肌设备等,满足更多客户、患者的需求。”
CSM多学科合作心肺康复管理系统
聚陆医疗管理的CSM多学科合作心肺康复管理系统,为医院提供了一整套务实的临床路径解决方案,包括心肺康复科室场地设计、软硬件标准化流程管理、文案宣传等,可整体提升科室能力、提高患者依从性。
“心肺康复是整体的康复,只有形成体系,患者才能感受到心肺康复的魅力和效果。”许昌军说到。目前,公司心肺慢病康复管理体系已经覆盖临床需求,具备了强大的医技交付与康复科室建设能力。
CSM多学科合作心肺康复管理系统(图片由企业提供)
我国心肺康复市场供需矛盾极大
目前,我国的康复市场以传统康复为主,传统康复目标以肢体功能残障人群为主,这部分人群只占康复市场的9%。心肺康复以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群体为主,这两部分人群分别占据了38%和53%的康复市场。
心肺康复的主要人群是心肺糖疾病患者,如心脏术后患者、重度慢阻肺患者等。聚陆医疗管理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心肺糖(心脏病、肺病、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超过5亿,相当于每2.6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肺糖疾病,而心脏术后和重度慢阻肺患者约2亿。巨大的市场催生心肺康复市场不断扩大,湘雅医院、阜外医院等均在积极探索心肺康复落地模式。截至2017年底,国内心肺康复中心有700余家。
随着康复市场的逐渐明朗,曾在三九医药工作十年,也有过一次成功创业经历的许昌军看准机会,在2015年成立了聚陆医疗管理。成立之初,公司并未将重心放在心肺康复慢病管理体系上,目标是建立心肺康复中心。但是很快,许昌军发现,这条路行不通,他表示:“虽说我国心肺康复市场未来可期,但由于我国心肺康复市场处于发展早期,仍旧存在着不少痛点。”
“缺人才、缺载体设备、缺体系。”许昌军总结了中国心肺康复的三大痛点。
“国内大概只有500个专业的心肺物理治疗师。保守估计中国心肺物理治疗师缺口为5万人。国内心肺康复的相关康复设备也十分缺乏,国内没有开发用于急性期及危重症心肺康复的相关设备的体系化企业,而国外的设备价格昂贵,无法大规模应用。”许昌军说到。
“这些痛点导致聚陆医疗管理的心肺康复中心无法建立起来。被逼无奈之下,聚陆医疗管理开始自己建立人才培训体系,研发设备,并打造心肺慢病康复管理体系。”
转化多位专家专利成果 自主建立心肺康复中心
试图直接建立心肺康复中心无奈之后,2017年,聚陆医疗管理将重心落在了心肺慢病康复管理体系的建设上。
2017年,聚陆医疗管理与中日友好医院的王辰院士合作,将其CSM心肺康复管理系统专利成功转化。之后,公司开始进行硬件研发工作,先后与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冯雪老师、广东省中医院的徐丹苹老师、天津医科大学康复系主任郭琪老师、湘雅医科大学康复科主任刘遂心老师进行合作,将其专利成功转化。
同时,聚陆医疗管理在浙江杭州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该工厂占地1000多平方米,主要进行产品研发,以及CFDA注册相关工作。截至目前,聚陆医疗管理已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注册商标5个、软件著作权6个、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专利三个、注册医疗器械5个。
人才培训方面,聚陆医疗管理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建立心肺物理治疗师培训体系,输出专业型人才。同时,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体系,拥有心肺物理治疗师、体医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60余人。
随着心肺慢病康复管理体系的逐渐成熟,聚陆医疗管理也实现了最初的目标——建立自己的心肺康复中心。2018年8月,聚陆医疗管理首家心肺康复中心在北京成立。不到1年间,公司已经在北京、天津、青岛等地开设了6家“聚鹿心肺康复中心”。
聚鹿心肺康复中心(图片由企业提供)
已在10余家医院落地 累计康复患者1600多人
心肺康复的主要患者群体是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往往多病缠身,同时患有心肺糖等多种疾病。由于院内老年患者心肺康复需求大,2018年,通辽市老年医院计划筹建康复科,却苦于没有建设经验。
机缘巧合之下,通辽市老年医院的负责人了解到了聚陆医疗管理。2018年4月,聚陆医疗管理开始帮助这家医院建立心肺慢病为特色康复中心。
通过前期3s顾问体系、项目分析、运作、扫描,聚陆医疗管理确定了通辽当地的康复需求和市场规模,确定该院康复中心定位“大康复、小综合、心肺糖慢病为特色”体系。建设过程中,小到房间布局、科室宣传物料、人员培训等细节,都由聚陆医疗管协助助完成。从前期调研到最后交付,只花了4个月的时间,通辽市老年医院的心肺康复科室就得以建成。
建成之后,通辽市老年医院开创了内蒙古自治区慢性疾病康复和管理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以及新兴的心肺慢病康复与传统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成功将心血管、神经系统、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融为一体。
目前,聚陆医疗管理的心肺慢病康复管理体系已经成功在10多家医院落地,累计康复患者1600多人。许昌军表示:“预计2019年,公司的心肺康复管理体系能够在20家医院、社区、养老机构落地。”
后记
许昌军说:“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聚陆医疗管理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们内部讲的最多的是敬畏康复、‘真康复’。”
释义:
1、如果需要康复的客户没进行康复治疗,对我们来讲,只是失去一个客户,对客户来讲就是失去一生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我们要用布道精神,执着地进行患者教育,去认知教育他;
2、用国际规范化的康复体系服务客户,用国际认可的评估体系,精准评估客户功能障碍和需求点,并基于询征提供康复方案;
3、用专业康复人才(科班出生,体系化学习和培训后,实操应用)服务康复体系;
4、按照国际认可的康复流程,物联网、IT化服务康复体系。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