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Henry Lin
1969年8月19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正式成立,至今已经50年。2000年5月,巴航工业正式入华,至今也有19年。
巴航工业曾在中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客机生产线,也与中国航企签订了百架级的客机订单(2006年,海航一次性订购100架巴航客机,但几年后又对订单做出调整)。但近几年来,巴航在华市场遭遇挫折。
难以得到的订单、新兴本土企业的竞争、小步慢走的中国支线市场也让人好奇,巴航工业在中国真的还会迎来新一轮发展吗?
飞机难卖。
在中国,巴航工业依旧保有一个较大的本地团队,在航空业几个大制造商中,规模仅次于波音与空客。
但是,巴航工业与波音空客的地位与还不完全相同,作为垄断者及美国欧洲制造业的代表,只要中国民航继续保持发展,波音和空客就很难消失在中国民航的采购目录中。
巴航工业则需要自己向中国航企说明,他们需要一款支线喷气客机。
众所周知,中国少有航企真正热衷于支线,大部分情况下,政策才是驱动行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不少航企以支线起家,又转头开始奔向干线市场。
川航ERJ145
图片来源:巴航工业
作为制造商,巴航工业在中国的曾经主打产品是ERJ145和ERJ190。这两款产品却正好处于一个尴尬的区间,一款太小,无法拉开与涡桨支线客机竞争;一款太大,已经接近干线市场的需求。
如果说ERJ190还能满足不少航企的支干转换需求,ERJ145就难以跟上中国民航发展的速度了,因此在运营几年后,现在已经全部退出中国民航客运市场,倒是中国的邻国蒙古还有两架。
事实上,巴航工业还有一款明星产品——ERJ175。
在北美市场,ER-175是占有率最高的支线喷气客机之一。相比ERJ190和ERJ145模糊的定位来说,其才更符合传统意义上支线客机的定义,但这一机型目前仍没有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
ERJ175
巴航工业的竞争对手是谁?
早年间,我们还能说其会与庞巴迪竞争,但在庞巴迪甩卖民航客机制造业务后,巴航工业在华实际的竞争对手已经变成了中国商飞。
中国商飞主打产品为C919和ARJ21,其中ARJ21就是中国国产支线客机,直接对标的产品就为上文曾提到的ERJ175。
在支持国产的政策和大环境之下,巴航工业面临重重困境。
ERJ175在华不是没有市场,据笔者了解,不少企业都曾与巴航工业洽谈过购买这一机型的可能性。但最终让大家敬而远之的一个原因就是ERJ175尚未取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许可证,这使它无法在华运营,即便巴航工业仍在推进取证工作,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最新的一个竞争就体现在内蒙古天骄航空身上,天骄航空本来的目标是ERJ175,巴航工业也进行了演示飞行及论证工作,但最终商飞临时派出ARJ21飞赴内蒙古参与竞争,并获得最后的订单。
ERJ175在华为何无法取证?事实上,具体原因从未被透露过。但是另一面,ERJ175却在美国市场仍以每年几十架甚至上百架的数字销售,看起来飞机本身很可能不是第一原因。
而ERJ175的困境同样发生在了巴航工业最新的E2系列身上,即便欧美都颁发适航证,并且有航企开始运营,其还是未获得中国市场准入证。
珠海航展上的E190-E2
不过,即便在中国市场面临压力,巴航工业仍将中国作为最为重要的市场。
在多个场所,巴航工业方面都曾表示,中国支线市场潜力仍未被充分挖掘,70-150座级飞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7月时巴航工业的E195-E2的来华展示,并在厦门、中国澳门进行两站停留。所谓的展示,其实也是向潜在用户说明新款飞机的优势所在,推动销售工作进行。
而另一面,同期空客也派出了A220开始亚洲巡演,但却绕过中国。(虽然已经交付运营,A220也未在华取证)
从这点看,巴航工业也在试图让E2成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新可能。不过取证仍是决定巴航在华市场可能的决定因素。
在E2展示现场,除了强调正积极推进E2在华取证工作外,巴航工业方面人士也表示,正致力于和中国航空工业界合作,使得巴航工业在中国制造客机再次成为可能。(此前哈尔滨工厂在2016年关闭)
但在我们看来,由于取证的决定权并不在巴航工业身上,在推进取证过程中会遭遇多大阻力仍不好说。而没有市场,建厂也是空谈。
巴航工业的“工程狮”
巴航工业在华有市场吗?我们相信,有。
在新一轮支线扶持下,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不少航企实际上都有运营支线喷气客机的需求,而在这一市场,巴航工业也能提供最好且最全面的产品。
但对巴航工业来说,想要把手里好牌打出去,起码要获得坐上牌桌的资格。
这一点,就需要巴航工业多想想办法了。
文章来源:网易航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