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带领着我们的媒介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迈进。可能在你还没有感受到的时候,科技就已经慢慢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但你知道每天阅读的新闻,其实很多都是由机器人写的吗?
机器人新闻是指由新闻机器人自动搜集、分析数据信息,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并套用既有的新闻模板自动撰写而成的新闻。也就是说,计算机通过自身一系列的采集和分析,就可以自己找到新闻热点,然后便可以像记者一样写出文章!
这并非是近两年的新鲜事,机器人写新闻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将近十年了。早在2010年,位于美国芝加哥的Narrative Science开发出一款名为Quill的自动写作软件,它可以将数字转化为有结构的描述性文字。Quill最早期只是自行生成新闻标题,后来可以编写体育赛事新闻以及撰写基金业绩报告,逐渐受到关注。
2014年,美联社引入Wordsmith平台,实现完全自动提供针对企业财报方面的新闻报道。机器人写作开始聚焦全球焦点。
2015年腾讯机器人Dreamwriter只耗时1分钟,撰写发布了《8月CPI同比上涨2%创12个月新高》的新闻,根据腾讯财经提供的数据,2016年第1季度,Dreamwriter撰写的财经新闻为400篇,而第3季度已达40000篇。
2015年11月,新华社推出“快笔小新”,为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等体育财经类部门提供新闻稿件写作。
机器写作的首要特点就是高效。机器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其高效率的工作模式,也符合了当今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有报道显示称,腾讯公司研发的DreamWriter一天的发稿量可以达到2000篇,这种巨大的新闻生产量,是在过去有限的人力资源里,远远无法达到的工作量。
其次,这种巨大的生产量满足了对于小众信息需求。机器写作在报道热门新闻事件的同时,几乎可以同时兼顾到,对于小众信息的需求。即使你喜欢的东西再冷门,你还是可以看到你关心的新闻。
也就是说,机器人写作可以完全兼顾到“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智能推送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普及,算法可以依据用户的浏览喜好,实现场景化,为每一名读者度身定做私人产品。现在的新闻已然不是原先的一份24版报纸,而是各类软件为你打造的“私人订阅”。就连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软件,都会根据你的浏览习惯来为你推荐视频。但是对于个性化的过分追求,所导致的“信息茧房”限制了读者的思维,长期处在这种单方面的信息环境中,容易导致用户的知识结构被限制在代码所营造的牢笼中,这也是在智能化的背景下,技术对于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挑战。正如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库克曾经说道,“很多人都在讨论AI,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责编:赵薇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