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界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新能源.新资本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9月4日在重庆举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也出席了此次论坛,发表自己对新能源行业最独到的见解,帮助企业指点迷津。
以下是演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到这里做分享。大家知道现在是多事之秋,形势非常的复杂,要从战略的角度对未来做清晰的判断,难度远胜已往。孙正义有一句名言,说当你迷茫的时候,向远处看,经常有人问我,如果远处迷茫,如果雾霾的话,往远处看能看到什么,不还是雾霾吗,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站得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智能时代,新能源这个行业可能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我是从新能源汽车这个点往回拉一些,更多看更宽泛的能源行业,所以我想讲的主要是三个主题:一个是智能时代的一些特征和它发展的方向。第二所谓智慧能源现在的状态。第三,所谓产业物联网在能源领域的一些发展。
在这么不确定的环境下,为什么要大谈特谈智能化。对比1996到2005年,2011年到2015年这个阶段,全球的生产力增长速度是有很明显的下滑,也就是说传统的技术似乎已经很难推动我们的经济。很多企业其实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如果不用更进一步智能的方法的话,挖潜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如果把整个制造生产的流程智能化,首先是数据。没有数据的公司就是无本之木,不可能有智能化,单纯有数据还不够,最好是实时的数据,而且是全数据,并不是样板。制造产业从设计到质检,销售,回收利用整个过程都可以进行实时获得数据的反馈。再加上人工智能,不需要人的介入,就可以做最快最正确的决策。
对企业来讲,当然要分几步来做,传统企业到一个数字化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首先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提高生产的效率,第二步再是商业模式方面的数字化以及可能的数字化的产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有一个新旧的平衡,我们不希望用原来的腾笼换鸟的方式,这种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新能源汽车现在成为一个风口,成为AI和其他的先进技术,应用得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对比一下能源行业,其实潜力很大,但目前的成熟度就比较低了,比方说传统的天然气也好,石油也好,包括电力等等,总体来讲机会更大。还有一些领域就更难了,比如房地产、环保领域等等要相对更长的时间来找到适用的场景。看一下能源行业的情况,有智能的产品,也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机会,如果用几句话来形容整个智能战略的话,其实就是三句,一个叫场景的数字化,第二句叫数字的网络化,第三句就是网络的智能化。
首先你要让你所要应用的场景,基本要做到数字化,这些数据要能够变成变量,不但能够抓取而且能够实时的分析,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商业的场景。
原来线下的零售是没有数字化的,你来买一个东西,我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你买完走了除非你用信用卡或者用支付宝,要不然没有任何的信息可言。我们现在把这样的场景也变成数字化,要知人,知路还要知场。所有的“知”,其实就是的数字化,没有数据的话这个“知”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第一步,我想很多企业做得还是越来越好了。
但是第二步,数字怎么网络化。现在很多场景还是数字的孤岛,很多信息还没有相通。有的可能是医疗信息,我有一位学生原来做简单的打印服务,包括给医院做打印,各种报表检测分析等等,几年前他发现这么分散做的话成本高效率低,他就研发了一套系统,价值几十万,就提供给三甲医院来使用,所有的报告都从这一套系统里面出来,他当然是收耗材的钱,这个收入三年可以覆盖成本。
真正的价值点在哪里呢?当然就是数据。当全国300家三甲医院所有的这些报告都是从系统打印的时候,你是没法评比他的,这些最真实的医疗数据全部在他手上。但是这么一家公司显然现在没有办法把潜力发挥出来,因为这些恰恰是最敏感的,脱敏都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想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强的路要走,有数据但是能不能用,怎么用,能不能打破数据孤岛,最后又能够让网络本身是智能化的,所以有这么几道坎要过。从一个能源角度来说,有几个纬度可以去考虑,业务端、空间端、能力端,是一个立体的结果,也同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为什么说能源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呢,不是因为我们今天讲新能源汽车,所以能源这么重要,而是人类的进步,从本质上就是能源的进步。
我们从火改变人的生活,然后到制造陶器,进入新石器时代,到木碳,到煤碳,到石油天然气,到酶、细菌,到生物能源,每一步都是人类的进步。记得在十几年前很多人还在担心,哪一天如果石油用完了怎么办,还在想伊拉克战争是不是因为要去获取伊拉克的石油等等。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都是不需要担心的,石油未来的重要性是急需下降的。
人类在1850年的时候,主要用的还是木材,木材是最重要的能源来源。然后被煤所取代,煤被石油所取代,石油被核能所辅助,现在进入了太阳能,包括氢气。大家知道国外的有一些汽车厂商研发的是由氢气来作为新能源车的动力,这个技术其实也已经比较成熟,只要安全性没有问题。能够更好解决的话,那氢气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这方面我也接触到有一些公司,可以让高度的氢溶解在一种液体里面,就像汽油一样。但不是汽油,所以没有爆炸的风险,运输途中都没有任何的问题,氢全部溶解在液体,这样的技术也相当成熟,所以各位不要认为电是唯一的新能源汽车来源。
另外像太阳能,某种意义上可以直接运用到汽车,因为现在的转换率的确提高还是比较快,从百分之十几的转换率提高到现在百分之24的转换率,未来很快会达到30%,如果转换率真能够达到40%的话,就靠车顶一块两平方米的太阳板来维持一定量的驾驶,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和他们开玩笑,和大家都抢着要停在室外,而不是停在地下车库,因为停在外面的时候要发电,其实未来能源的来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并不是已经完全有定论。但是显然能源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而能源和现在的环境的困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原来煤的消耗占比实在太高,所以带来的结果是环境的破坏。酸雨率全国40%,世界污染严重的20城市中国占16个,二氧化碳的排放90%,氮和氢的排放60%都是来自于煤,所以未来一定是整个的结构变化当中的重要一环。我想能源方式的精益化,本身就是有几个阶段。最底层的没有数据可言,智能化的第一步场景的数据都还做不到,只有总的能耗的数据,对工艺及设施的能耗数据不了解,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机制。大家知道有一个克强指数,就看三个最重要的指标,其中一个就是能耗,我想说的是在智能时代,如果仅仅看放到一起的能耗数据,恐怕是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全貌的,这样的数据显得太过于粗显化。
任正非有一句名言,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叫炮火。未来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说贴近用户就最了解用户,必须要用数据和智能的方法去分析。太多的公司是有数据,但是简单的分析得出的结果,让他们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所以几次下来他们就不再相信数据,我跟他们说这是因为你们的方法不对,因为你没有覆盖全局。所以做半吊子的数据分析结果一定是可笑的,背后必有原因。
做分析必须要做到相对全面,要不然的话反而得出错的结论。能源领域也是一样,第二个层级就是有数据,但是缺乏很好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这只是有抄表汇总,但是没有真正意义上说的数据统计。
到了第三阶段当然就是非常高效的能源管理,我所接触到的公司,他们提供的产品可以对工厂,对建筑写字楼做非常先进的能源管理,把整个的能耗在不影响办公和人感受的情况下,可以下降70%,所以这样的系统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了。智慧能源虽然是非常难定义的概念,但总体来讲是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来改变我们对能源整体的应用,是从互联网要进入到物联网,让整个连接无处不在,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因为能源的话分布在家家户户,要兼顾到周边的能源设施之间的互供和互补,然后来协同的优化,所以这是要分好几步来走。
所以这个应用细节这里就不展开讲,今天主要不是能源行业,更多的是和新能源车之间有关的,把这个大的背景大致的介绍一下我想应该就可以了。
从能源数据的采集,到能源数据的管理分析,到最后的能耗指标等等,这里就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从能源的生产采购,使用分布到消费管理,效率的分析等等,整个的流程智能化程度比以前高很多。从一个层次结构来讲,最底层就是传感层,就是要分布大量的传感器,组成一个传感网,包括智能电表,智能水表,蒸汽流量计等等各种工具都用上。然后这些数据到传送层,传送到各级能源的中心。上面这一层就是应用层,怎么把这些数据进行整体的分析,这是从一个概念的角度我们希望达到的一个结果 在新能源车这个领域,关键也在于产品的终端与产业互联网的结合。
要把一个新能源车做出来并不难,基本的技术已经解决,但是怎么样能够真正的并入一个使用的网络,包括整个的生产的过程,怎么样也应用到产业的互联网,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所在。
很多年前我去上海汽车做一个演讲,当时他们就已经非常在意互联网汽车对传统汽车行业带来的冲击。所以当时他们就和阿里巴巴推出了一款互联网汽车,成功与否可能大家还可以自己做判断,但是我想至少这也说明一流的传统的汽车厂家也是很早就关注到这个领域,然后做了自己的一些探索。在消费互联网这个领域,中国已经完全走在全世界的前面,在很多领域几乎看不到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方便性。我去日本小饭馆里面吃碗面,在付账的时候不得不排十分钟,因为前面的三个人每人掏出一张信用卡,划卡签字每人花钱三月分钟付一碗面的钱,在美国同样刷信用卡,当他们停留在信用卡时代的时候,我们已经完全弯道超越。马云曾经说不存在弯道翻车,只有弯道超越。
所以我认为弯道超越还是完全可以的,不一定是翻车。
我们在这里有可能再一次实现弯道上的结合,产生一条新的跑道,也就是说在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结合的领域,我们也许又能够跑在全球前列。也许我们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如德国,但是我们消费互联网比他们强得多,所以这个结合点也许属于我们。
这样来看的话,三大支柱就是我们要格外加以关注,一个是空前强大的云计算,这又成为目前大家争夺非常激烈的一个领域。阿里云本来已经独占鳌头,现在腾讯云、华为云都在投入极大的资源进行竞争,厦门政府的云厦门最后一块钱成交,这就是这种激烈竞争的一个表象。5G的到来又会到来极大的变化,让我们原来的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成本的瓶颈几乎不存在,这又是极大的想象空间。智能的设备全天候传输信息,智能的终端也是无处不在,当我们有这么多的摄象头,人均很快达到四个智能设备的时候,我想这个连接是非常可观的。
养老院的老人,原来是每人一个手环,把基础的体征信息实时的和医院相连接。几年以后呢,每人就是一个很小的芯片,那不是简单的体征了,不是脉搏这样的数据和医院相连,而是几乎所有体征的数据全部相连,所以我们的反映速度可以空前。有一些公司虽然不是很大,反而走在产业互联网的前列。像车联网,也是在快速形成的一个过程当中。无人驾驶,我去硅谷的话街上经常看到谷歌无人驾驶的车在跑,已经跑了几千英里,事故不到十次,几乎都是别人碰他,这样一比较的话,比活人不知道要安全多少。每个月要花钱用在数据分析上面,这样无人驾驶的车范围有限。
特斯拉的无人驾驶要求你眼睛看着前方,时刻准备着要介入,在你准备好的情况下手脚可以被解放,但这显然不是我们终极想要的无人驾驶。
前几年他们过于自信了,认为可以短暂的不去看前方,结果有人玩游戏,让特斯拉的无人驾驶驾车,直接撞上前方的一辆集装箱卡车。事后分析当集装箱卡车转弯的时候,太后在背后阳光射在集装箱卡车的侧面,系统误以为是高速路上的路牌,所以就撞上了集装箱卡车。特斯拉才会说完全不看前方是不信的,最好也不要叫自动驾驶,这样叫的话,很多人就真的不去看前方了,那我目前应该说还没有完全达到,但是至少技术方面的提升是很快的。
几年前去硅谷看到的,激光雷达就要几万美元,而且距离是有限的,但是过了两年我再去,成本是原来的几分之一。
车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技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总结一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非常多,从能源产品的交易,能源资产的服务,能源的增值服务,以及设备与解决方案的电子商务等等这些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最终是用万物互联的方法来帮助能源行业,来变成一个新能源行业,而这中间新能源汽车又是穿针引线,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作用。我的分享就到这儿,感谢大家。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