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科技圈,AI(人工智能,英文名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绝对是潮流中的潮流。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网络运营商,亦或是硬件厂商,甚至于初创公司团队,张口闭口不离AI。无数公司的全力追捧加上海量资本的争相涌入,造成了人工智能行业的繁华景象,进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人工智能在文化上的狂热。
然而,这看上去一派繁华盛景的背后,其所隐藏的泡沫也同样让人不得不在意。
||| 一瓢冷水,降降温
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Google家的“那条狗”——阿尔法狗(AlphaGo)。这套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的战绩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先后战胜围棋届顶级棋手李世石和柯洁,随后升级成阿尔法零(AlphaGo Zero),在完全不依赖于人类数据的情况下,自学三天围棋,对阵阿尔法李世石(AlphaGo Lee)取得100比0的碾压战绩。然后,2016年被人们冠以了“人工智能元年”的称号。已经发展了60年,几经兴起与沉寂的人工智能技术终于迎来了它的又一个“春天”。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机构开始大肆研究相关技术、培养相关人才,同时不少公司也开始推出相应的人工智能软件、硬件、甚至还有一位“机器人公民”。仿佛一夜之间,人工智能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
于是,所有喜欢人工智能的人都开始为之疯狂,为之呐喊,都在期待人工智能成为新的生产力的那一天。在他们口中,“天堂般的日子”近在眼前。
当然,有人赞成便会有人反对,持“人工智能威胁论”观点的人士则认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不会是幸福:人工智能造成失业、机器人奴役人类,在他们看来不久的将来人类文明就将被人工智能所毁灭。
但是很遗憾,无论是“天国”或者“地狱”,在近期内都不大可能出现。原因很简单——现今的人工智能其实并不“智能”。
一些研发能力存疑的小公司我们暂且不论,单说无论是财力还是研发能力都属一流的苹果。早在iPhone 4s时期,苹果公司便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Siri,并宣称搭载Siri的设备便是一台“智能机器人”,帮助用户处理、解决各种问题。
可惜,苹果美好的理想却惨遭现实打脸,当用户满怀期待地使用Siri时才发现,比起人工智能,这个连自己的话都听不明白的程序更像是“人工智障”。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Siri存在的唯一价值便是被人“恶意调戏”和吐槽,而这种尴尬的情况直到2016年才有所好转。
在上个月苹果发布的iPhone X上,苹果又一次祭出了人工智能的大旗,宣称机器采用A11“仿生芯片”,软硬结合,而采用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Face ID,号称安全性达百万分之一。果不其然,接下来便成为了“大家来找茬”时间,网络上开始出现各种iPhone X被儿子解锁、被女儿解锁、被姐妹/兄弟解锁、被同事解锁、被根本不认识的某人解锁。
于是乎,宣称基于软硬件集合、安全程度远超Touch ID的人工智能解锁技术再一次成为了一个笑话。
如此规模的公司和产品尚且如此,其余不如它的又会如何,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 降温,让行业重回理性发展
所以,才会有前段时间的《人民日报》隔空喊话,批判人工智能的“伪创新”,提出不要像“炒作明星”一样炒作人工智能“创新”。
要知道,人工智能发展60年内遭遇到的数次“寒冬”,无论是1975年那次、亦或是1990年那次,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人工智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新兴的技术,有人愿意投入物力、财力、人力去研究,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但是,不成熟的技术却大肆炒作,大规模出现在市场上,所带来的却只是人们对其信心的透支。
人工智能是一个“真货”,却也在许多随意和缺乏严谨性的交流或展示中被强烈地夸大了;这种随意和夸大之词已经影响到了每个人,已经影响到了人工智能的正常发展。
希望这一次,人工智能可以避免“寒冬”的再次降临。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