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p-value到q-value的计算

看到群里有老师在问“如何从p-value计算获得q-value”。今天简单进行下讨论,并附送一份可在命令行下独立运行的代码。

首先,关于“P值”我们之前也进行过讨论(计算个“P值”,咱也不太懂,咱也不敢信)。大家或许还对下面的这张PPT还有印象:对于来自相同分布的两组样本,如果很多次采集数据并进行假设检验,“本不应显著的”两组样本也会出现P值很小的“显著结果”(“P-hacking”)

上图中,我们对来自相同正态分布n(5,5)的x和y进行仿真,每次模拟三个重复,并进行t检验;假设我们有这么一个“劳模”进行了1000次(x轴)独立实验,并各自计算出p值(y轴);其中,红线为p=0.05的阈值线。从图上看出,1000次实验中,有很多次已经出现p

所以,在进行了很多次假设检验的时候,为了控制FDR(错误发现率),就要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检验矫正”(multiple-testing correction),并计算得到q-value。

关于p-value、q-value和FDR的关系,大家可以参考本文链接的网页上的解释(英文的哦~~)。本文不重复讨论。

但简单地,我们对q-value和p-value的特点进行以下总结:

P-value和Q-value都是分布在[0,1]范围内的实数。

从P-value列表计算得到Q-value列表的统计模型有很多(参考R语言中p.adjust函数)。

P-value列表计算得到Q-value后,各个元素的大小排序不发生改变(不考虑相等的情况)。

相对于P-value列表中的对应元素的p值,其q值只会变大(或不变),不会变小(但不会超过1)。

P值经放大到对应的Q值的过程中,和列表中的元素的个数也有关系:即,不同的总体元素个数下,同一个P值经放大往往会得到不同的Q值。

如果同时进行的假设检验次数很多时,只使用“P值”进行讨论的稿件,会被审稿人质疑作者的统计学基础。

以下是小编附送的一份R语言的代码,另存为可执行的文件后,可通过一行shell命令将P值转换为Q值。供各位同行参考。

在linux命令行下,将下的代码另存为 Pv2Qv.R文件,并添加可执行权限。

之后,就可以参考如下命令行从P值直接生成Q值。

说明:输入文件需要是包含所有元素的、同时计算了P值的列表;可以有多列,在命令行中指定P值所在的列号即可(如第三列:“-p 3”)。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108A00EP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