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首发于2016年6月,互联网医疗公司大规模投资诊所已是趋势,2017年更是火爆,但线下诊所的的实际发展已现疲态,事实上是无法成为医疗市场投资困局的“解药”。
受制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和支付方的单一,互联网医疗正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除了一些拥有较好资源或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公司,其他依靠资本在短期内堆砌出来的公司都面临较大的挑战。在线上已经无法再继续给资本市场讲故事的大背景下,线下的故事就成为了互联网医疗的救命稻草。无论是进入线下的诊所、社区卫生中心还是直接收购医院,都成为下一个故事的图景。
但互联网医疗进入线下无助于其自身业务的展开,在资本市场趋冷的现实下,如果还一味固守互联网思维,以为用互联网+线下医疗就能脱困就未免昧于大势了。
首先,当前中国医疗体系的内在矛盾决定了线下医疗无法轻资产运营。互联网医疗公司进入线下很少有采用重资产,依靠大量雇佣医生来进行业务自营的。而是秉承其一贯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搭建线下平台来吸引医生多点执业或仅仅是直接与线下医疗机构合作来推动业务拓展。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即使配上全套的设施,医生来源极不稳定,难以形成持续的用户。如果是普通医生,病人根本就不认,也不愿意付出相对高昂的诊金。而如果是名医,用户相对有限,根本无法进行规模化的扩张。
当然,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尝试后,一些资金充裕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开始试图收购线下社区医院或者更高级别的医院,以真正扩充自身的业务。但任何一家医院都受制于医保的总额预付,其自身的增长瓶颈非常明显。虽然说通过这一方法找到了部分的支付途径,但市场的可扩展性依然非常弱。意图以几家社区医院或者一家中型医院就要撬动市场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不过,互联网医院再次给这类模式提供了故事的突破口。
照互联网医院的逻辑,只要有一家线下的实体医院就能进行快速的扩张和复制,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但作为远程医疗在中国的变种,互联网医院无法背离远程医疗自身的特性,无论是针对大病的会诊还是针对慢病的复诊都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针对小病的问诊虽然体量够大可以撑起一个市场,但在中国,由于医疗服务费用自身的价格已经非常低,支付方在远程问诊上缺乏控费的意愿。因此,互联网医院在中国只可能成为二流三甲和二级医院扩张的工具,这就大大缩小了整体的市场规模。根据医疗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的测算,互联网医院的问诊市场规模在2020年只能达到27.3亿元,其中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8亿元和22.4亿元。(参见报告《远程医疗:价值、挑战和市场机会》)
其次,医疗的地域属性强,无法高速扩张。试图通过搭建线下平台依靠多点执业来实现快速扩张的模式本身即面临内在的悖论,优质医生的服务时间是相对有限的,而病人不认可的医生虽然有着相对充足的时间却无法获得用户。进入线下也意味着原先的互联网全国快速扩张模式无法复制到线下。虽然,从餐饮和快消的门店来看,甚至从药店的扩张来看,成熟模式可以全国性的快速复制。但在医疗服务领域,受制于各地政策和消费能力和意愿的差别,特别是医生的匮乏,医疗服务在全国快速扩张的可能性是非常弱的,只能在区域市场获得发展,而且作为重资产行业,整体的市场发展将会相对较慢。
最后,支付方覆盖能力薄弱,即使在线下经营,也需要多年的时间,还需要借商业健康险的东风。即使用全自营的模式,自己雇佣医生来发展,也面临经营模式的限制。如果采用医保的限价模式,则只能通过药品供应链来盈利,很难获取用户的真正信任,也无法建立新型诊所的品牌形象,无法与大医院抗衡。如果不依靠产品来盈利,虽然能与大医院错位竞争,但仍需要借助商业健康险来支付相对较高的医疗服务费用。在当前健康险还未获得大规模发展的前提下,线下的医疗服务还很难获得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互联网医疗进入线下医疗无法起死回生。医疗本质是一个又慢又重的行业,无法承载互联网要求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扭曲的医疗市场,任何服务的创新都很难真正展开,因为依靠产品盈利的服务最终都将摧毁创新的本质,向原始而简单的产品逻辑回归。当然,对于那些真正坚持服务创新的公司来说,只要战略得当,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随着支付方的变局而获得一定的市场。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欢迎关注Latitude Health(村夫日记)。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作为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仅发布独立客观的观点,不接受投稿及任何媒体形式合作。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cunfuriji,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