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华为30年坚持聚焦在主航道,抵制一切诱惑;坚持不走捷径,拒绝机会主义,踏踏实实,长期投入,厚积薄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我们不会辜负时代慷慨赋予我们的历史性机遇,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一往无前。”
不知道你从这句话看到了什么,反正我觉得华为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秘密,不仅仅是聚焦,也不仅仅是任正非胸怀大志,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种很深刻的方法论。
8月9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亮相,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作了产品介绍,又一块大幕已经拉开。华为在向着自己的愿景——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纵情向前。
华为1987年成立,任正非好不容易凑齐了注册公司的2.1万元钱,然后队伍刚开张,总共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但等研发人员有了20多人的时候,任正非就喊出了要成为中国最大的通讯企业的口号。
这样的口号和追求,往往被视为不可想象,不靠谱,吹牛,就是华为员工也没有几个相信的。但任正非吹过的牛又哪有不实现的道理?
从这点来说,“大嘴”余承东跟任老板是一脉相承,两人都喜欢用更高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反正牛先吹了,弟兄们看着办……
1993年,余承东刚进入华为的时候,华为还只是一个几百人的小公司。但当年年底,华为就开发了中国第一代程控交换机。到1994年,华为就成为了中国电子百强企业利税第一,好像直到现在也是。
实际上,喊口号、吹牛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让弟兄们齐心协力跟着你干。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华为能有这么牛,任正非的组织管理思想和“权谋”之术,才是真的厉害。
“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在《论持久战》中,有这样一句话: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任正非对此有深刻的领会。
“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时我已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这个真谛”。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文章里,任正非说,我深刻地体会到,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力大无穷的。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我转而去创建华为时,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
但是,做组织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我的体会,做组织者至少要有两个转变:
1、思想上的转变;
2、利益上的妥协。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两个转变,要想做组织者无疑是自不量力,痴心妄想。
而任正非通过自己四十多年的痛苦经历和挫折才完成了转变,创办华为之前,任正非已经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政治内涵,提炼出了“开放、妥协、灰度”的思想精粹。
在时代前面,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地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从事组织建设成了我后来的追求,如何组织起千军万马,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难题。
任正非用来解开这个难题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他所说的“一桶浆糊”,用他设计的员工持股制度粘合了各路英雄,让他们在华为这个平台上挥洒汗水和才智。
30年前,“个体户”的年代,任正非能有这种利益上巨大的妥协是非常难得的。不然的话,余承东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死心塌地的一干就是27年?
理想很重要,但从某种程度上,利益更重要,而利益之外,权谋也非常关键。
在华为成立之初,我是听任各地"游击队长"们自由发挥的。其实,我也领导不了他们。
如今很多管理课程说老板要讲格局,要放权,实际上“放权”是很容易的,但“收权”非常难。能放能收才算是水平。
“甩手掌柜”任正非无疑是其中的大师。
企业规模一大,就自然会产生山头,“到1997年后,公司内部的思想混乱,主义林立,各路诸侯都显示出他们的实力”,那么,任正非是怎么做的呢?
请了几个教授,搞了一个《华为基本法》,讨论来讨论去,不知不觉中"春秋战国"就无声无息了——这背后的妙处非常耐人寻味,还有“华为市场部大辞职”,又是整风又是运动又是轮流执政,老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压一批,打一批,赶一批,那些看似牛气哄哄的“英雄好汉”就能变得老老实实、服服帖帖了。
做老板的人最好是深刻领会,你不懂其中的内涵是做不好领导的。
当然,“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老板一味的用权谋也是非常危险的,这就需要用“道”去掌握。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权谋的背后还有义和信,守正者才能出奇。
这其中的奥秘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值得组织者好好玩味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