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当当副总裁陈立均在接受采访时说,去年当当的利润是4.25亿,没有任何负债,今年预计利润至少有6亿。“这样的盈利情况,在中国电商可以排进前三。”
陈立均的言论不免让人想起当当创始人李国庆。2012年初,李国庆发表“预言”,最迟在10月,京东就将烧光自己的钱,“当当是赚一个花两个,京东是赚一个花四个。”
据说当时媒体圈流传着一个公式:2011年京东亏损20亿,2012年京东亏损将达90亿,两年亏损已超过京东C轮15亿美元的融资。
李国庆算算,京东的余粮已经不多了。
然而现在,常年亏损的京东依然屹立在阿里的对端,一直精打细算赚钱的当当,2018年销售额是118亿,只相当于拼多多4716亿的2.5%,要知道拼多多才创立四年。至于说用户,当当更是早已被甩出第一阵营。
其实在互联网领域,亏损是常态。但亏损并不是衡量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否成功的标准,尤其是电商领域。
淘宝走到盈利花了6年时间,京东花了12年,亚马逊则创下了互联网公司的记录:连续亏损20年后,才不疾不徐地开始盈利。
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2005年底的时候,大家都在急着替看不到盈利模式的淘宝寻找商业模式。光是靠讨论淘宝何时盈利的这一话题,至少已经帮助12个大学生成功取得了硕士学位。
但如今,淘宝、阿里,还会担心这个问题吗?2009年,淘宝宣布即将扭亏为盈,过去6年淘宝烧掉了35亿元。这个数字当时看起来很大,现在已不值一提。
2017年第一季度,京东宣布首次盈利。马云说京东至少烧掉了300亿,后来刘强东在央视节目里纠正,没这么多,我们去年账面亏损是94亿。云淡风轻。
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如果只是为了烧钱而烧钱,亏完了就完了,但如果是打基建,高楼迟早建成。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说,拼多多随时有赚钱能力,但不愿赚钱。“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现在的经营策略,而是持续聚焦在企业内生价值上,积极寻找对长期公司价值有利的决定。”
这句话很虚?并非如此。从去年双十一开始,拼多多开始了大力补贴,一开始是新款iPhone手机,后来扩大到更多品类,今年618更是打出百亿补贴。
花钱是为了获取客户,把钱直接花到消费者手里,效果更加明显。截至今年3月底,拼多多用户已达4.43亿,甩出京东一个身位。大量在3C数码产品上的补贴,也扭转了拼多多的广大用户中的形象。
有数据显示,拼多多用户与淘宝用户的重合率是40%。6月份,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月活用户同比净增7220万,而近一年来电商行业在下沉市场的净增用户大约为7000万。拼多多的钱花得有价值。
另外,拼多多一系列”基建项目“纷纷上马,扶持中小制造业的新品牌计划,扶贫助农的多多农园,扶持传统品牌的老字号新电商计划……这些不仅有助于拼多多持续发电,也是对传统产业的重要改造,长远价值不可小觑。
互联网不是买一卖一。如果你在驾驶一辆疾驰的高速列车,你所能做的最正确的事,不是出于恐惧而盲目刹车,而是继续加速,直至闯开新世界的大门。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