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主要内容:一是明确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和目的。将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分为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康复护理等七大类型,并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服务内容和实施目的进行界定,提出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是通过对客户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促进疾病康复,通过降低疾病发生率、提升健康水平,进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二是提出健康管理服务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客观性及符合伦理学要求等基本原则。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要尊重客户的知情同意权、保护客户的隐私权,确保相关数据和信息安全,及时做好服务评价反馈和投诉处理等。
三是完善健康管理服务的运行规则。对保险公司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从业人员、人才培养、信息系统,以及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范围和资质条件、遴选考核、合作协议、服务监督、质量评价等方面要求进行了明确。对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信息披露内容、原则和途径提出了要求,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是强化健康管理服务的监督管理。提出了建立内部问责机制、信息报送机制、重大事故和突发群体事件应急处置与报告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注重发挥保险行业协会自律组织作用,支持其探索建立保险公司间健康管理业务交流平台和健康管理服务机构评价体系,并牵头制定行业管理、技术、数据等相关标准。
2019年,银保监会颁布实施的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专门规定了“健康管理服务与合作”一章,明确了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及与健康保险的关系,提高了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在健康保险保费中的占比,确立了保险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规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探索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在丰富健康产品内涵、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升健康保险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保险业在服务创新方面呈现两大新趋势:
一是产业链条“木桶效应”增强,保险服务的各个环节质量大幅度提升;
二是保险服务生态圈与消费者联系更紧密,保险业与医药、养老、互联网等各行业实现共同联动。以保险为核心和纽带,联动多个平台,集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技术,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闭环。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大健康产业链上,保险公司处于下游,传统上扮演支付方的角色,在健康数据和医疗技术方面处于劣势,风险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方面是被动的。因此,近年来,保险公司不断尝试切入医保、医院、药厂、药店、健康管理服务乃至健康科技等环节,通过生态模式来打通数据和客户服务,以获得更多的数据优势和技术能力,从而改变当前被动的局面。但是,这些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挑战。
银保监会表示,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保险行业开展的健康管理业务总体上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存在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繁杂、服务边界不清的问题,甚至异化为获客工具和手段。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保险公司普遍把健康管理作为健康保险增长新动能的背景下,有必要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完善健康管理服务监管制度规范公司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