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成功使用认识医生研发的“虚拟医生助手”随访了能量医学科的115位患者,为这一新兴学科的广泛推广添砖加瓦!
现代生命科学的探索分为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两大系统。分子生物学认为打开生命奥秘这扇门的钥匙就在于基因,至200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以单个基因、单个代谢途径为对象的研究模式仍不足以解释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生命网络的系统研究亟需一个崭新理念的出现。换言之, 以往的分子生物学仅关心基因和蛋白质的个案, 而系统生物学则要研究所有的基因、所有的蛋白质、组分间的所有相互关系,系统生物学将是 21 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
能量整合医学正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整体观,结合物理学、计算机学、生物学,认为生物体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机体,任何生命乃至单细胞生物都有粒子基础和固有的电磁系统。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每秒都发生着3000次化学反应,传递着协调人体生理的各种信号,而整个人体包含1014个细胞,那么每秒钟人体内所有细胞发生的化学反应多达1014×3000次,面对这一庞大的信号传递工程,普通的生化反馈机制过于缓慢显然无法完成此艰巨任务,而整个生命过程实际是在生物物理层面上受到控制,唯有以光速运作的电磁过程才能完成人体内的各项协调任务。器官和脉管之间有一定空间,负责营养输送,发挥去毒作用,这是一切代谢过程的前提。一旦间充质系统受到阻滞,失去弹性、反应不灵敏,信息和物质的传递就会失衡,而这进一步造成生物电磁场的失衡,使得人体生物磁场朝着病理化过程发展,释放出病理性的电磁波。由此可知,疾病的形成与各器官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有关,即与生物电磁场的强度有关。
生物电磁波是生物之间沟通的桥梁,所有的信息与能量交换是通过量子来完成的,量子是生命体的基本粒子,它们在波动的过程中相互吸引,发生共振即完成了量子交换,同时也完成信息的交换与传递。这种微观能量决定蛋白质分子合成的速度和构想,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及遗传信息。基因在控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发出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不同时相,具有光谱特性的生物电磁场。而这些生物电磁波,借助自上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的电子工程学方法能够得以放大和捕捉。通过将人体内的电磁波与能量整合医学检测仪所存储的病理性电磁波形进行比对,当二者频率相同时会发生共振,由此即能探知疾病发展过程中错误的控制信号,因而可检测出人体内潜在的器官病变及病原体感染。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治疗,为了消除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电磁波,需要使用与病理性电磁波相同频率、振幅和空间维度的逆向电磁波进行治疗,通过调节治疗振动波的频率、振幅等参数使之与病理性电磁波震动发生最大限度的共振以消除病理振动,从而达到治疗及逆转疾病的目的。能量整合医学设备,就是在这样的原理基础上通过整合成形的手段完成这一疾病的诊治过程。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2012年受上级委托管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6年实际开放床位数1800张,出院人数81395、手术人数42782、手术例数49489、平均住院日7.49天、床位使用率93.49%、三四级手术比例80.80%。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引进与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显著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通过推进若干疾病中心建设、临床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重大疾病临床研究尖峰计划、MDT建设等,关注并改善病种关键疗效指标,持续推进转型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如冠心病和房颤介入、脑血管疾病微创治疗、脑部肿瘤及神经重症、脊柱微创治疗、关节与运动伤、急诊复合伤、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炎症性肠病、甲状腺疾病综合诊治、辅助生殖、泌尿肿瘤微创治疗等。
杭州认识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认识医生平台最早创立与2014年2月,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发展,业务方向聚焦在通过虚拟人技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提供虚拟医生服务,公司团队分别来自于BAT及医疗信息化公司。目前已开发出多系列数据产品、知识库产品、AI产品、分布式学习产品。如今,在医疗领域公司与全球顶级医学信息公司Clarity Limited、浙江省人民医院,多方合作一起联合研发运用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临床医学研发出具有行业领先的医疗AI“虚拟医生助手”。全球第一家应用虚拟医生产品成功运营在海宁中心医院。2018年初,全国首个三甲医院上海仁济医院成功运营“虚拟医生助手”。
公司在2015年11月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创客大赛亚军、2017年5月获得浙江大学青年创业第三名、2017年9月获得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团队组第一名。2017年7月首批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小镇项目评审,政府给与认识医生国家千人计划企业政策扶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