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PC 框架谁最美?
Hello,everybody!说到RPC框架,可能大家能想到一堆RPC开源框架,那么在微服务平台中,微服务间的服务调用,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个问题,该选用哪一个RPC框架好呢?今天我们就请到三位RPC框架,来进行一场选美大赛,看看谁更适合微服务平台中的服务间调用。
大家好,我是Dubbo!我是阿里开源的分布式服务框架,最大的特点是按照分层的方式来架构,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各个层之间解耦合(或者最大限度地松耦合)。
大家好,我是Motan!我是微博开源的一套高性能、易于使用的分布式远程服务调用(RPC)框架。
大家好,我是gRPC!我是Google开源的一套面向移动和HTTP/2设计的,高性能的、通用的远程调用框架。
2、RPC框架的形体争美
3、RPC框架的才艺角逐
Motan :通过 spring 配置方式集成,无需额外编写代码即可为服务提供分布式调用能力完全不需要任何 xml 配置文件, Dubbo 的注解配置还需要配合 xml 文件的哦 。
Dubbo :无论从支持的注册中心还是容错机制上看,都是我 Dubbo 的优势更大!
Motan : 明显支持负载均衡的模式我更多 。 我 拥有自定义动态负载均衡、跨机房流量调整等高级服务调度能力。
Dubbo :成熟度更高的我在健壮性和伸缩性上还能比你们差么?让我来一一例举。 说到健壮性 ,监控中心宕掉不影响使用,只是丢失部分采样数据;数据库宕掉后,注册中心仍能通过缓存提供服务列表查询,但不能注册新服务;注册中心对等集群,任意一台宕掉后,将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注册中心全部宕掉后,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仍能通过本地缓存通讯;服务提供者无状态,任意一台宕掉后,不影响使用;服务提供者全部宕掉后,服务消费者应用将无法使用,并无限次重连等待服务提供者恢复。至于伸缩性,注册中心为对等集群,可动态增加机器部署实例,所有客户端将自动发现新的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无状态,可动态增加机器部署实例,注册中心将推送新的服务提供者信息给消费者。
Motan :对,我在功能上或许不是那么全面,但我更注重简单、易用以及在高并发高可用场景的使用。服务发现灵活支持多种配置管理组件,基于高并发高负载场景的高可用策略优化,良好的 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扩展,详细的调用统计,灵活支持多种 RPC 传输协议。
Dubbo :说了这么多你能支持泛型调用么?我能! Dubbo 提供 GenericService 泛型调用接口 , 让用户的调用更加灵活 。
Motan : 我的 工程依赖只涉及核心 5 个模块,且可以按需依赖,不要的说舍弃就舍弃。看看你那么一堆堆的工程,啧啧啧 ……
gRPC : 哼 ! 本宝宝支持 服务的跨语言调用,目前所支持语言类型有 C++ 、 JAVA 、 GO 、 Python 、 Ruby 、 Node.js 、 Android 、 C# 、 PHP 、 Objective-C ,你们可以么?
Motan : 额 ,是啊,我们不能,可是你有服务发现相关机制么?
Dubbo :而且你的负载均衡和容错也太弱了 …..
gRPC : 嘤嘤嘤 ……
4、RPC框架的终极PK
Dubbo作为阿里开源的分布式服务框架,实现高性能的 RPC 调用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功能,是一款应用广泛的优秀的 RPC 框架,但现在较少维护更新。如果你需要一款高成熟度的服务治理型的RPC框架,不如选我!
Motan作为微博的 Motan RPC 倾向于服务治理型,与 Dubbo 系列相比在功能上或许不是那么全,扩展实现也没有那么多,但如果你需要一款高性能轻量级易上手的RPC框架,记得选我!
gRPC作为google2015年才开源的跨语言调用型的RPC框架,侧重于服务的跨语言调用,能够支持大部分的语言进行语言无关的调用,非常适合多语言调用场景。如果你需要支持多语言,跨语言调用的RPC框架,选我吧!
看了以上三位RPC框架的选美比赛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了自己的选择。当然,现如今的市场中开源的RPC远远不止这三个,到底哪个才是你现在所需要的,这里也只是个参考,也是我们在微服务中RPC框架选择的一个方向,最终的选择还是要“因地制宜”。
作为踏入微服务行列的普元,我们的微服务平台采用了 Maton RPC 框架,高并发高负载 、轻量易维护 以及无需任何额外代码和配置的 Spring 注解配置,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当然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满足于当前的Maton 功能,不过 Motan 良好的扩展机制,也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我们扩展了 ETCD 注册中心以及我们自己的日志记录方式,当然还有更多的贴合我们实际应用的改造。相信在每个正在寻找微服务交互的 RPC 框架的你们,经过反复的对比研究,也能找到你们心中的那个唯一!
关于作者
叶婉婷
现任普元信息SOA产品部高级软件工程师,为普元新一代数字化企业云平台开发团队一员。在过去的两年参与流程平台项目,主要负责Eclipse插件开发及自动化测试平台开发。在数字化企业云平台项目中参与了业务平台领域系统的开发。爱好:旅游、电影、美食、游泳。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