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每年自评、汇报、工作中总会感受到一些结构化带来的问题:
这些问题,根据我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认为大都是对结构化认知不足和践行不佳导致的。
Structured:建立中心(问题、目标)。以中心的核心要素对中心进行分解,形成分类子结构。以一定的范式、流程顺序进行分类子结构的合理分类、减少非关键分类结构;对关键分类子结构进行分析,寻找对策,制订行动计划。
同理,逆向的顺序,对多种杂乱的内容,进行分类、剪枝、归纳汇总成一个中心。我认为也是结构化。
有很多相关的书籍:
领导者之剑:成功人士的 5 大突破思维技巧、金字塔原理、极简思考:来自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
也可以参看很多结构化的应用方式: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金融产品设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从多行业多领域的使用可以反思和加深自己的认知。
结构化的理论是简单清晰的(道的层面总是比较简洁),但实际应用中如何进行结构化、最有效的使用结构化却有很多经验(术的层面总是多变的)。在此结合我个人的经验给出一些建议:
1. 建立中心
当我们接手一个业务需求、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应当先思考这个需求的核心目标是干嘛的。
1)结构化的建立中心
思考的过程也是结构化的,我通常会分解为两个子结构进行:
2)沿中心上行
对单个业务需求而言,从事、人两个维度建立起的中心即其核心,是最主要部分,建立一颗结构树的基础。但我们不应当停止于此,还应当向上推导:这个需求在整个业务的范畴内,是在哪一层次,哪一分类的。即应当更高层面、或整体业务和行业发展,对这方面业务是怎样的期许。(价值的维度)
例如:我们做采购系统,当前需求是,提供采购单列表,按总价范畴搜索单据的能力。按结构化的中心建立,它是:高效稳定上线(事)、我职能范围内的工作(人)。
沿当前的中心向上建立更大的结构化的认知体系:
此外,构建更大认知体系,对个人和团队发展也是有价值的。
2. 中心的分解
建立完成中心后,有多种对中心进行分解的方式。其目标在于将中心拆解为多个内聚的子部分。整体思想是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原则,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文是一些分解方案的简介。
1)SWOT
SWOT 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即 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四类。最早用于进行企业竞争态势分析,对个人而言用于分析自身的竞争态势也是极佳的。
(对团队数据可视化能力建设的 SWOT 分析示例)
SWOT 分析法四个象限可以分别分类四大独立的方面,而其中 SW 部分 - 优势劣势一般用于分析内部条件;OT 部分 - 机会威胁一般用于分析外部情况。又形成了两个独立而全覆盖的大类分隔。非常有助于看清楚当前的情况。
此外,SWOT 形成的象限又可以结合跨大类进行组合分析:
2)AHP
AHP 分析方法又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它是一种定性 & 定量结合,系统化 & 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层是目标,第二层是分解的准则,第三层是实施方案。构建 A1...A5 与目标相关权重,形成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对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再计算 B1....B3 层总排序权值和一致性检验,按照权重结果进行方案优先级的判断。更多详细计算内容可参考 MBALib。
我们在实际使用中有两种方式:
3)进行分解的顺序逻辑
中心的分解应当使用流程化思维。指的是找出事情发生的内在逻辑,思考的时候可以逻辑顺序作为参考。
以 XMind 为例:
(规划的时间顺序分解)
(按相关性进行结构顺序分解)
(按照重要性即与鱼头的距离进行程度结构分解)
按照哪种顺序进行分解因个人爱好和事情的不同而不一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多加应用多做尝试不同模式,会不断提升自身思维和行为的逻辑性以更加结构化。
3. 清理
事业是无限的,人力总是有穷、认知高度总是不够的。我们不能把分析出的所有点都做好,也不是分解出的所有层次都真正有价值的。那么针对分解的产出物,应当以数据挖掘的物料准备类似的逻辑进行前期处理,来提高效率、去除噪声。常用的分别为:
1)泛化
例如我们要提高部门的研发效率,日常工作收集了一些反馈:开发环境不稳定天天抢日常部署,jar 包冲突屡禁不止,经常有人 push origin -f,前后端联调确定字段巨麻烦,对当前业务 webx 用起来不够顺手迅速······
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纳到“研发效率提升要解决的点”这个分支下,但细碎的陈列让对问题的解决显得没有重点,后续遇到其他问题也没办法进行有效的区分。
泛化一般是这样的模式:我们有一些用户年龄,分布为 10、14、35、42、55、72 岁。可以抽象成年龄分层 - 青少年(10、14)、中年(35、42)、老年(55、72),降低数据量提高内聚性。
针对上面的研发效率问题,我们可以按照研发工作的主要方面,泛化相关的问题:对当前业务 webx 用起来不够顺手迅速(研发架构);抢日常部署、前后端联调(研发环境)、jar 包冲突、强制提交(研发态度)。
在结构化中,不是越深、越细的结构是越好的,很多时候越内聚抽象的结构反而更有利于进行后续实操改进工作的开展。
2)补漏
例如我们要提升前端研发效能。通过调研、学习和思考,认为需要进行几方面的结构化建设:
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可以更清晰的看出针对目标,哪些部分是我们缺失的。因而针对缺失部分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可以更合理的安排工作,而非一味的在较强的部分进行优化、或者各种事情东打一枪西放一炮。
同理,对个人技术成长而言,整理针对当前行业发展下当前技术环境下个人能力的要求点,进行结构化分层和缺失标注,也是指明自身学习方向的好手段。
3)剪枝
在我们进行中心的层层分解时,我们即便做到了归类,也总会生产一些特别发散的点。针对这些点,我们应当进行非关键分类结构的减少,即剪枝过程。
通常需要进行剪枝的部分:
例如我们要通关只狼,一个牛逼的手柄花费的代价,和其对核心目标的提升是不对等的。如果要兼顾该子结构,可能对自己身体和心理造成更大的负影响,放弃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在安排自身的学习成长也是类似的,是否需要报个昂贵的视频课程,是否需要深入研究 TMF 源代码,都应当看对当前自身的学习目标的结合度、性价比来做决策,是去是留。
结构化中,要果断剪枝,保持专注、保持可行性。
结构化是一个非常简洁的理论:
建立中心;
以中心的核心要素对中心进行分解,形成分类子结构;
以一定的范式、流程顺序进行分类子结构的合理分类、减少非关键分类结构;
对关键分类子结构进行分析,寻找对策,制订行动计划。
我们在思考、做事、成长时应当随时使用,对于梳理复杂问题、进行决策支撑都有很大好处。
最后回答下最开始的问题: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