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springboot实战之docker部署

springboot实战之docker部署

作者头像
lyb-geek
发布2022-03-10 09:38:58
发布2022-03-10 09:38:58
2.4K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Linyb极客之路Linyb极客之路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前言

本文适合有一定docker使用基础的朋友阅读,如果没有这方面基础知识也没关系。

进行阅读后,再来阅读本文。本文属于工具使用教程类,主要是讲述如何使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上边的文章都有详细论述,这边就不再罗列理论,下边就直接进入实战

正文

a、通过docker + Dockerfile进行构建发布

1、编写Dockerfile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使用Jdk8环境作为基础镜像,如果镜像不在本地则会从DockerHub进行下载
FROM openjdk:8-jdk-alpine
#VOLUME 指定了临时文件目录为/tmp。其效果是在主机 /var/lib/docker 目录下创建了一个临时文件,并链接到容器的/tmp。
#该步骤是可选的,如果涉及到文件系统的应用就很有必要了。
#/tmp目录用来持久化到 Docker 数据文件夹,因为 SpringBoot使用的内嵌Tomcat容器默认使用/tmp作为工作目录
VOLUME /tmp
#设置镜像的时区,避免出现8小时的误差
ENV TZ=Asia/Shanghai
#拷贝文件并且重命名
ADD  springboot-docker.jar springboot-docker.jar
#过-D参数在对jar打包运行的时候指定需要读取的配置,为了缩短 Tomcat 启动时间,添加一个系统属性指向 "/dev/urandom"
ENTRYPOINT ["java","-Xms256m","-Xmx512m","-Dspring.profiles.active=prod","-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ar","/springboot-docker.jar"]

ps:上边的代码都有详细注释了,就不再论述

2、pom.xml引入docker-maven-plugin插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plugin>
        <groupId>com.spotify</groupId>
        <artifactId>docker-mave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1.0.0</version>
        <!--将插件绑定在某个phase执行-->
        <executions>
          <execution>
            <id>build-image</id>
            <!--用户只需执行mvn package ,就会自动执行mvn docker:build-->
            <phase>package</phase>
            <goals>
              <goal>build</goal>
            </goals>
          </execution>
        </executions>
        <configuration>
          <imageName>${docker.image.prefix}/${project.artifactId}</imageName>
          <!--dockerDirectory指定 Dockerfile 的位置-->
          <dockerDirectory>config</dockerDirectory>
          <!--指定远程 docker api地址-->
          <dockerHost>http://localhost:2375</dockerHost>
          <!--resources是指那些需要和 Dockerfile 放在一起,在构建镜像时使用的文件,一般应用 jar 包需要纳入-->
          <resources>
            <resource>
              <targetPath>/</targetPath>
              <!--jar 包所在的路径  此处配置的 即对应 target 目录-->
              <directory>${project.build.directory}</directory>
              <!-- 需要包含的 jar包 ,这里对应的是 Dockerfile中添加的文件名 -->
              <include>${project.build.finalName}.jar</include>
            </resource>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plugin>

3、发布

发布的正常套路是

a、把本地的springboot项目拷贝一份到服务器上

b、切换到项目路径下进行打包测试,命令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打包
mvn clean package  -Dmaven.test.skip=true 
#启动
java -jar target/springboot-docker-0.0.1-SNAPSHOT.jar

c、验证测试没问题后,就可以通过DockerFile来构建镜像,其命令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mvn package docker:build

d、镜像构建成功后,可以通过docker images命令来查看镜像

e、通过docker启动服务,启动命令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docker run -d --name=springboot-docker -p 8080:8080  lyb-geek/springboot-docker

执行上述操作的前提是部署的服务器上也有maven环境,因为我的服务器上没装maven,然后又只是写个demo,就懒得装了。我是直接采用idea连接docker来部署springboot项目,其部署步骤相比上述的操作更加便捷。

或者也可以参考如下链接,进行操作即可

https://www.cnblogs.com/fangts/p/10299431.html

b、通过docker-compose进行构建发布

如果docker容器一多的话,都通过docker命令一个个敲,显然效率太低了。这时候就可以采用docker-compose来进行多容器编排调用

1、编写docker-compose.y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version: '3'
networks:
    dockerTest:
        driver: bridge

services:
    springboot-docker:
        build: .
        image: lyb-geek/springboot-docker
        container_name: springboot-docker
        privileged: true
        restart: always
        ports:
            - "8080:8080"
        depends_on:
            - my-redis
        networks:
            - dockerTest
        links:
            - my-redis


    my-redis:
        image: redis:latest
        container_name: docker-redis
        restart: always
        privileged: true
        volumes:
            - ../redis/redis.conf:/etc/redis/redis.conf:rw
            - ../redis/data:/data
        command:
            - redis-server
            - /etc/redis/redis.conf
        ports:
            - "6399:6379"
        networks:
            - dockerTest

2、docker-compose.yml配置文件解读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build                 # 指定包含构建上下文的路径, 或作为一个对象,该对象具有 context 和指定的 dockerfile 文件以及 args 参数值
        context               # context: 指定 Dockerfile 文件所在的路径
        dockerfile            # dockerfile: 指定 context 指定的目录下面的 Dockerfile 的名称(默认为 Dockerfile)
        args                  # args: Dockerfile 在 build 过程中需要的参数 (等同于 docker container build --build-arg 的作用)
        cache_from            # v3.2中新增的参数, 指定缓存的镜像列表 (等同于 docker container build --cache_from 的作用)
        labels                # v3.3中新增的参数, 设置镜像的元数据 (等同于 docker container build --labels 的作用)
        shm_size              # v3.5中新增的参数, 设置容器 /dev/shm 分区的大小 (等同于 docker container build --shm-size 的作用)

    command               # 覆盖容器启动后默认执行的命令, 支持 shell 格式和 [] 格式

    configs               # 不知道怎么用

    cgroup_parent         # 不知道怎么用

    container_name        # 指定容器的名称 (等同于 docker run --name 的作用)

    credential_spec       # 不知道怎么用

    deploy                # v3 版本以上, 指定与部署和运行服务相关的配置, deploy 部分是 docker stack 使用的, docker stack 依赖 docker swarm
        endpoint_mode         # v3.3 版本中新增的功能, 指定服务暴露的方式
            vip                   # Docker 为该服务分配了一个虚拟 IP(VIP), 作为客户端的访问服务的地址
            dnsrr                 # DNS轮询, Docker 为该服务设置 DNS 条目, 使得服务名称的 DNS 查询返回一个 IP 地址列表, 客户端直接访问其中的一个地址
        labels                # 指定服务的标签,这些标签仅在服务上设置
        mode                  # 指定 deploy 的模式
            global                # 每个集群节点都只有一个容器
            replicated            # 用户可以指定集群中容器的数量(默认)
        placement             # 不知道怎么用
        replicas              # deploy 的 mode 为 replicated 时, 指定容器副本的数量
        resources             # 资源限制
            limits                # 设置容器的资源限制
                cpus: "0.5"           # 设置该容器最多只能使用 50% 的 CPU
                memory: 50M           # 设置该容器最多只能使用 50M 的内存空间
            reservations          # 设置为容器预留的系统资源(随时可用)
                cpus: "0.2"           # 为该容器保留 20% 的 CPU
                memory: 20M           # 为该容器保留 20M 的内存空间
        restart_policy        # 定义容器重启策略, 用于代替 restart 参数
            condition             # 定义容器重启策略(接受三个参数)
                none                  # 不尝试重启
                on-failure            # 只有当容器内部应用程序出现问题才会重启
                any                   # 无论如何都会尝试重启(默认)
            delay                 # 尝试重启的间隔时间(默认为 0s)
            max_attempts          # 尝试重启次数(默认一直尝试重启)
            window                # 检查重启是否成功之前的等待时间(即如果容器启动了, 隔多少秒之后去检测容器是否正常, 默认 0s)
        update_config         # 用于配置滚动更新配置
            parallelism           # 一次性更新的容器数量
            delay                 # 更新一组容器之间的间隔时间
            failure_action        # 定义更新失败的策略
                continue              # 继续更新
                rollback              # 回滚更新
                pause                 # 暂停更新(默认)
            monitor               # 每次更新后的持续时间以监视更新是否失败(单位: ns|us|ms|s|m|h) (默认为0)
            max_failure_ratio     # 回滚期间容忍的失败率(默认值为0)
            order                 # v3.4 版本中新增的参数, 回滚期间的操作顺序
                stop-first            #旧任务在启动新任务之前停止(默认)
                start-first           #首先启动新任务, 并且正在运行的任务暂时重叠
        rollback_config       # v3.7 版本中新增的参数, 用于定义在 update_config 更新失败的回滚策略
            parallelism           # 一次回滚的容器数, 如果设置为0, 则所有容器同时回滚
            delay                 # 每个组回滚之间的时间间隔(默认为0)
            failure_action        # 定义回滚失败的策略
                continue              # 继续回滚
                pause                 # 暂停回滚
            monitor               # 每次回滚任务后的持续时间以监视失败(单位: ns|us|ms|s|m|h) (默认为0)
            max_failure_ratio     # 回滚期间容忍的失败率(默认值0)
            order                 # 回滚期间的操作顺序
                stop-first            # 旧任务在启动新任务之前停止(默认)
                start-first           # 首先启动新任务, 并且正在运行的任务暂时重叠

        注意:
            支持 docker-compose up 和 docker-compose run 但不支持 docker stack deploy 的子选项
            security_opt  container_name  devices  tmpfs  stop_signal  links    cgroup_parent
            network_mode  external_links  restart  build  userns_mode  sysctls

    devices               # 指定设备映射列表 (等同于 docker run --device 的作用)

    depends_on            # 定义容器启动顺序 (此选项解决了容器之间的依赖关系, 此选项在 v3 版本中 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示例:
            docker-compose up 以依赖顺序启动服务,下面例子中 redis 和 db 服务在 web 启动前启动
            默认情况下使用 docker-compose up web 这样的方式启动 web 服务时,也会启动 redis 和 db 两个服务,因为在配置文件中定义了依赖关系

            version: '3'
            services:
                web:
                    build: .
                    depends_on:
                        - db
                        - redis
                redis:
                    image: redis
                db:
                    image: postgres

    dns                   # 设置 DNS 地址(等同于 docker run --dns 的作用)

    dns_search            # 设置 DNS 搜索域(等同于 docker run --dns-search 的作用)

    tmpfs                 # v2 版本以上, 挂载目录到容器中, 作为容器的临时文件系统(等同于 docker run --tmpfs 的作用, 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entrypoint            # 覆盖容器的默认 entrypoint 指令 (等同于 docker run --entrypoint 的作用)

    env_file              # 从指定文件中读取变量设置为容器中的环境变量, 可以是单个值或者一个文件列表, 如果多个文件中的变量重名则后面的变量覆盖前面的变量, environment 的值覆盖 env_file 的值
        文件格式:
            RACK_ENV=development

    environment           # 设置环境变量, environment 的值可以覆盖 env_file 的值 (等同于 docker run --env 的作用)

    expose                # 暴露端口, 但是不能和宿主机建立映射关系, 类似于 Dockerfile 的 EXPOSE 指令

    external_links        # 连接不在 docker-compose.yml 中定义的容器或者不在 compose 管理的容器(docker run 启动的容器, 在 v3 版本中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extra_hosts           # 添加 host 记录到容器中的 /etc/hosts 中 (等同于 docker run --add-host 的作用)

    healthcheck           # v2.1 以上版本, 定义容器健康状态检查, 类似于 Dockerfile 的 HEALTHCHECK 指令
        test                  # 检查容器检查状态的命令, 该选项必须是一个字符串或者列表, 第一项必须是 NONE, CMD 或 CMD-SHELL, 如果其是一个字符串则相当于 CMD-SHELL 加该字符串
            NONE                  # 禁用容器的健康状态检测
            CMD                   # test: ["CMD", "curl", "-f", "http://localhost"]
            CMD-SHELL             # test: ["CMD-SHELL", "curl -f http://localhost || exit 1"] 或者 test: curl -f https://localhost || exit 1
        interval: 1m30s       # 每次检查之间的间隔时间
        timeout: 10s          # 运行命令的超时时间
        retries: 3            # 重试次数
        start_period: 40s     # v3.4 以上新增的选项, 定义容器启动时间间隔
        disable: true         # true 或 false, 表示是否禁用健康状态检测和 test: NONE 相同

    image                 # 指定 docker 镜像, 可以是远程仓库镜像、本地镜像

    init                  # v3.7 中新增的参数, true 或 false 表示是否在容器中运行一个 init, 它接收信号并传递给进程

    isolation             # 隔离容器技术, 在 Linux 中仅支持 default 值

    labels                # 使用 Docker 标签将元数据添加到容器, 与 Dockerfile 中的 LABELS 类似

    links                 # 链接到其它服务中的容器, 该选项是 docker 历史遗留的选项, 目前已被用户自定义网络名称空间取代, 最终有可能被废弃 (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logging               # 设置容器日志服务
        driver                # 指定日志记录驱动程序, 默认 json-file (等同于 docker run --log-driver 的作用)
        options               # 指定日志的相关参数 (等同于 docker run --log-opt 的作用)
            max-size              # 设置单个日志文件的大小, 当到达这个值后会进行日志滚动操作
            max-file              # 日志文件保留的数量

    network_mode          # 指定网络模式 (等同于 docker run --net 的作用, 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networks              # 将容器加入指定网络 (等同于 docker network connect 的作用), networks 可以位于 compose 文件顶级键和 services 键的二级键
        aliases               # 同一网络上的容器可以使用服务名称或别名连接到其中一个服务的容器
        ipv4_address      # IP V4 格式
        ipv6_address      # IP V6 格式

        示例:
            version: '3.7'
            services:
                test:
                    image: nginx:1.14-alpine
                    container_name: mynginx
                    command: ifconfig
                    networks:
                        app_net:                                # 调用下面 networks 定义的 app_net 网络
                        ipv4_address: 172.16.238.10
            networks:
                app_net:
                    driver: bridge
                    ipam:
                        driver: default
                        config:
                            - subnet: 172.16.238.0/24

    pid: 'host'           # 共享宿主机的 进程空间(PID)

    ports                 # 建立宿主机和容器之间的端口映射关系, ports 支持两种语法格式
        SHORT 语法格式示例:
            - "3000"                            # 暴露容器的 3000 端口, 宿主机的端口由 docker 随机映射一个没有被占用的端口
            - "3000-3005"                       # 暴露容器的 3000 到 3005 端口, 宿主机的端口由 docker 随机映射没有被占用的端口
            - "8000:8000"                       # 容器的 8000 端口和宿主机的 8000 端口建立映射关系
            - "9090-9091:8080-8081"
            - "127.0.0.1:8001:8001"             # 指定映射宿主机的指定地址的
            - "127.0.0.1:5000-5010:5000-5010"
            - "6060:6060/udp"                   # 指定协议

        LONG 语法格式示例:(v3.2 新增的语法格式)
            ports:
                - target: 80                    # 容器端口
                  published: 8080               # 宿主机端口
                  protocol: tcp                 # 协议类型
                  mode: host                    # host 在每个节点上发布主机端口,  ingress 对于群模式端口进行负载均衡

    secrets               # 不知道怎么用

    security_opt          # 为每个容器覆盖默认的标签 (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stop_grace_period     # 指定在发送了 SIGTERM 信号之后, 容器等待多少秒之后退出(默认 10s)

    stop_signal           # 指定停止容器发送的信号 (默认为 SIGTERM 相当于 kill PID; SIGKILL 相当于 kill -9 PID; 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sysctls               # 设置容器中的内核参数 (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ulimits               # 设置容器的 limit

    userns_mode           # 如果Docker守护程序配置了用户名称空间, 则禁用此服务的用户名称空间 (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volumes               # 定义容器和宿主机的卷映射关系, 其和 networks 一样可以位于 services 键的二级键和 compose 顶级键, 如果需要跨服务间使用则在顶级键定义, 在 services 中引用
        SHORT 语法格式示例:
            volumes:
                - /var/lib/mysql                # 映射容器内的 /var/lib/mysql 到宿主机的一个随机目录中
                - /opt/data:/var/lib/mysql      # 映射容器内的 /var/lib/mysql 到宿主机的 /opt/data
                - ./cache:/tmp/cache            # 映射容器内的 /var/lib/mysql 到宿主机 compose 文件所在的位置
                - ~/configs:/etc/configs/:ro    # 映射容器宿主机的目录到容器中去, 权限只读
                - datavolume:/var/lib/mysql     # datavolume 为 volumes 顶级键定义的目录, 在此处直接调用

        LONG 语法格式示例:(v3.2 新增的语法格式)
            version: "3.2"
            services:
                web:
                    image: nginx:alpine
                    ports:
                        - "80:80"
                    volumes:
                        - type: volume                  # mount 的类型, 必须是 bind、volume 或 tmpfs
                            source: mydata              # 宿主机目录
                            target: /data               # 容器目录
                            volume:                     # 配置额外的选项, 其 key 必须和 type 的值相同
                                nocopy: true                # volume 额外的选项, 在创建卷时禁用从容器复制数据
                        - type: bind                    # volume 模式只指定容器路径即可, 宿主机路径随机生成; bind 需要指定容器和数据机的映射路径
                            source: ./static
                            target: /opt/app/static
                            read_only: true             # 设置文件系统为只读文件系统
            volumes:
                mydata:                                 # 定义在 volume, 可在所有服务中调用

    restart               # 定义容器重启策略(在使用 swarm 部署时将忽略该选项, 在 swarm 使用 restart_policy 代替 restart)
        no                    # 禁止自动重启容器(默认)
        always                # 无论如何容器都会重启
        on-failure            # 当出现 on-failure 报错时, 容器重新启动

    其他选项:
        domainname, hostname, ipc, mac_address, privileged, read_only, shm_size, stdin_open, tty, user, working_dir
        上面这些选项都只接受单个值和 docker run 的对应参数类似

    对于值为时间的可接受的值:
        2.5s
        10s
        1m30s
        2h32m
        5h34m56s

        时间单位: us, ms, s, m, h

    对于值为大小的可接受的值:
        2b
        1024kb
        2048k
        300m
        1gb

        单位: b, k, m, g 或者 kb, mb, gb

networks          # 定义 networks 信息
    driver                # 指定网络模式, 大多数情况下, 它 bridge 于单个主机和 overlay Swarm 上
        bridge                # Docker 默认使用 bridge 连接单个主机上的网络
        overlay               # overlay 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跨多个节点命名的网络
        host                  # 共享主机网络名称空间(等同于 docker run --net=host)
        none                  # 等同于 docker run --net=none

    driver_opts           # v3.2以上版本, 传递给驱动程序的参数, 这些参数取决于驱动程序

    attachable            # driver 为 overlay 时使用, 如果设置为 true 则除了服务之外,独立容器也可以附加到该网络; 如果独立容器连接到该网络,则它可以与其他 Docker 守护进程连接到的该网络的服务和独立容器进行通信

    ipam                  # 自定义 IPAM 配置. 这是一个具有多个属性的对象, 每个属性都是可选的
        driver                # IPAM 驱动程序, bridge 或者 default
        config                # 配置项
            subnet                # CIDR格式的子网,表示该网络的网段

    external              # 外部网络, 如果设置为 true 则 docker-compose up 不会尝试创建它, 如果它不存在则引发错误

    name                  # v3.5 以上版本, 为此网络设置名称

3、配置application.y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spring:
  redis:
    host: my-redis # docker-compose 配置的redis服务名
    port: 6379
    password: foobared
    lettuce:
      pool:
        max-active: 20
        max-idle: 20
        min-idle: 10

4、构建发布

其正常的套路发布套路和上方的差不多类似,这边就不再论述。当然这边也提供下用idea使用docker-compose构建发布项目的教程链接,其链接如下,按链接内容操作即可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495378

5、启动验证,执行如下命令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docker-compose up --build -d

ps:如果本地镜像没有存在,则加上build参数,不加其实也没事,docker-compose会自动帮你构建,只是会有一个警告信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root@springboot compose]# docker-compose up --build -d
Creating network "compose_dockerTest" with driver "bridge"
Building springboot-docker
Step 1/5 : FROM openjdk:8-jdk-alpine
 ---> ece449e0acb8
Step 2/5 : VOLUME /tmp
 ---> Using cache
 ---> 7a2c87f3e215
Step 3/5 : ENV TZ Asia/Shanghai
 ---> Running in c8748a30e7a9
 ---> 326b2231e075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c8748a30e7a9
Step 4/5 : ADD springboot-docker.jar springboot-docker.jar
 ---> edf02da721cf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1446b540d6fb
Step 5/5 : ENTRYPOINT java -Xms256m -Xmx512m -Dspring.profiles.active=prod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jar /springboot-docker.jar
 ---> Running in bc4450b124da
 ---> f189357ab800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bc4450b124da
Successfully built f189357ab800
Creating docker-redis ... done
Creating springboot-docker ... done

通过下方命令访问日志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docker-compose logs -f

启动成功后访问得到如下结果

如果是通过idea来操作,则无需手动敲命令了,都是配一配,然后在控制台就可以查看日志了

推送本地镜像到dockerhub

1、注册dockerhub账户

通过访问https://hub.docker.com/注册

2、在服务器上登录账号

docker login

3、镜像重命名

注意要保证image的tag是账户名,如果镜像名字不对,需要改一下tag,不然会报

denied: requested access to the resource is denied

语法是:docker tag 仓库名或者镜像id 用户名/自定义名称

如:docker tag f189357ab800 lybgeek/springboot-docker

4、推送镜像到dockerhub

命令为:docker push 你重命名的镜像

如:docker push lybgeek/springboot-docker

登陆dockerhub就可以看到自己发布的镜像了

搭建docker私有仓库并推送本地镜像到私有仓库

这个我就没弄了,偷懒了,哈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如下了链接进行搭建

https://blog.csdn.net/qq_39623859/article/details/79752803

或者

https://www.cnblogs.com/modprobe/p/6026033.html

总结

对于新手,刚使用docker时,还是比较推荐命令行一行一行敲,熟悉一下感觉,虽然用idea连接docker发布很省事。docker-compose你只需要编写一个文件,在这个文件里面声明好要启动的容器,配置一些参数,执行一下这个文件,docker就会按照你声明的配置去把所有的容器启动起来,但是docker-compose只能管理当前主机上的docker,也就是说不能去启动其他主机上的docker容器。所以如果要管理dcoker的跨主机的容器,就得靠docker swarm和kubernetes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2-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Linyb极客之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前言
  • 正文
  • a、通过docker + Dockerfile进行构建发布
  • b、通过docker-compose进行构建发布
  • 推送本地镜像到dockerhub
  • 搭建docker私有仓库并推送本地镜像到私有仓库
  • 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