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GUIDE ╲
胃癌致死率位居世界第三,腹膜转移是胃癌中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一旦发生腹膜转移,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的预后较差,生存时间不足六个月。因此,研究腹膜转移的胃癌瘤内异质性可以解释耐药原因,改善患者预后。
背景介绍
今天,小编以2021年1月发表于Nature Medicine (IF:30.641)的文章,来梳理一下关于胃癌的腹膜转移单细胞研究。
数据介绍
结果解析
01
转移性胃癌的单细胞图谱
利用k-BET方法去除批次效应,共获得了45,048个细胞,其中包括31,131个肿瘤细胞,非肿瘤细胞包括: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髓系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
由于5名患者的肿瘤细胞少于50个,在后续的分析时将其排除掉。剩余15名患者的细胞进一步细分为14个亚群(Fig.b)。
02
胃癌腹膜转移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以IP-067患者为例,从三个角度研究瘤内异质性。
对不同细胞亚群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胃小凹细胞(stomach pit cell)亚群的细胞周期最活跃(c-e)。
03
17q拷贝数的扩增只在胃源型细胞中出现,且关联较差的预后
04
生物学信号的异质性与肿瘤谱系有关
05
构建影响预后的12个基因signature
在单细胞数据中构建胃源型细胞vs胃肠混合型细胞的siganture,该特征可以预测患者的生存能力。胃源型腹膜组的患者生存时间比混合型患者更短,该siganture预测生存的能力在公共数据队列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小编总结
转移性胃癌的患者进行单细胞水平的研究,理解这种肿瘤异质性有助于理解耐药机制,辅助临床决策。研究者发现胃源型腹膜癌细胞的患者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而混合肠型患者的免疫能力较强,预后更好。并进一步构建了由12个基因组成的signature,可以对患者的生存进行分层。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