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那些让你苦思冥想的问题——关于爱情、升职加薪、创业,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而且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已经被人解决,写成了书。可以说,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所以,如果你正感到迷茫或焦虑,不妨开始读书
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大量阅读,答案自现
光列书单不行,得把书的精华提炼出来分享给大家,可这样做的结果依然是有人不愿意看 直到微信群盛行,我尝试了一次微信群直播讲书,没想到这种方式深受学生喜爱。这次意外的收获,使我深受触动——原来大家喜欢这种把书“讲”出来的学习方式,这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我压根儿没有经商的经历,创办“樊登读书”时,我所有的方法几乎都是照搬硬套,就是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做,我甚至要求员工有什么想法和改变都要告诉我这是哪本书上讲的。我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书上讲的未必全对,但总比自己想的强
阅读“不舒服”,练就强悍的自学能力
我经常和朋友说:“别人家的书论本,我们家的论捆
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
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我记不住什么,但每次我绘制完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并且在录制的时候讲一遍之后,这本书80%的内容就都被我记住了,而且很难忘掉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很累,感觉很费劲,但这时候大脑经过了多次的运算和激活,就是《认知天性》那本书里所说的“摩擦”,有了足够多的摩擦,你的大脑受到了足够多的挑战,你才更容易记住那些内容
我读书的习惯是,从头到尾读下去,不记笔记,也不查资料,甚至有不认识的字也不去管它,看完后过几天再回忆。这时候大脑是警觉的,处在高度兴奋当中。这就是二次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紧张的,而且是不容逃避的。在读书的时候要尽量保持阅读的流畅性和快感
当我真的去准备讲一本书,或者以讲书为目的提示自己的时候,我就需要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我会把自己封闭在一间书房里,手机扔到其他房间,不让手机打扰我,并开始想:
在讲书的过程中需要旁征博引,而这种引证来自你现在的知识库。不断地积累和练习,会让你的知识库越来越丰富,而且所有的知识连接都会逐渐建立起来,而这种连接数的指数级增长,会令你的大脑更强健
《刻意练习》一书里提过一个原则——这个世界上的事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到,其他人就都能做到
我在辩论队度过了很长时间,也进行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发声练习 腹部发声法——每次吸气的时候肚子要鼓起来,然后呼气的时候用腹部的气慢慢地把声音顶出来。用这种方式说话,连续说一个礼拜嗓子也不哑 有位练瑜伽的老师教我说,吸气的时候连肋骨都要鼓起来,要吸到肋骨能够挺起来,这次呼吸才是真正有效的
知识是硬通货,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高保值的东西
辩论的训练是规范发声体系和控场能力;电视台的训练是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你想吸引眼球,得有趣味,得好玩儿;校园讲课则是提升内容提炼和价值挖掘的能力。所以我很感激这三段经历对我的重要影响
所有的论证,要么是用归纳法,要么是用演绎法
大局观是说,你拿到一本书后,要一步步地分析:
读一本书,几个小时或几天的阅读就能掌握一个人几年甚至几十年所总结的智慧
读书不是无用,而是非常必要
讲书是再创作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使它通俗化以便于大家理解的过程,所以你可以加入很多创作的东西在里面
如何确定哪些话可以创作,哪些话一定要用原文呢?我的标准是,尝试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我一般会选书里精彩的总结性语句做结尾。因为每本书的作者在写结尾的时候都下足了功夫,一般都写得很精彩,很有诗意,所以我会把结尾拿出来做我们整本书的解读收官
我看完每本书之后,都会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最难的是第一笔。这第一笔也是最有意思的,我把它叫作“坡道”,这个坡道完全是根据自己对书的理解建立的
总之,开篇就要抓人。开篇的这一分钟,一定要让别人觉得他得把这书听完
一本书只要值得讲,知识本身就足够支撑起来了。只要听众听到这个,就会喜欢
从那些电影里面去学习人物讲话的节奏。好的电影里的人物的表现力是很强的。比如《勇敢的心》,我们在辩论赛的时候天天看电影,《勇敢的心》可能是我看过遍数最多的电影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