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优思学院|Minitab中的子组大小应该怎样填写?

优思学院|Minitab中的子组大小应该怎样填写?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2865703
发布于 2023-01-19 09:15:42
发布于 2023-01-19 09:15:42
1.2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

关于SPC中的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 Chart),都是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优思学院的学生经常都会问及SPC和子组的问题。

所谓的子组(Subgroup),是指在同一组条件(包括人、机、物、法、环)下产生的一组单元。子组代表了在过程中的一个 "片段",所以,子组内的数据,必须在时间上相近的期间进行测量而取得。

例如,一台模切机每小时生产100个塑料零件。质量工程师每小时测量五个随机选择的零件。每五个零件的样本就是一个子组。

我应该选择多少个样本作为一个子组(Subgroup)?

对于最初的过程研究,每小时左右收集4或5个单位的子组是较常见的。随着过程的稳定(或改进),你可以减少子组的大小和频率。

采集子组的时间要足够长,以确保主要变异源有机会发生。通常,100个或更多的观察值(例如,25个子组,每个子组有4个样本观察值)就足够了。

在通常情况下,工业界更喜欢小而频繁的样本,所以以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 Chart) 最为常用,以便在制造出太多的缺陷产品之前发出工艺转变的信号。

较大的子组是否更好?

观察总数大显然是有利的,因为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过程性能。然而,大的子组规模并不一定更好。你必须考虑获得这些大量观察结果的时间段的各种条件因素。

例如,如果你选择子组大小为一天内的所有测量值,那么一天内的任何变化都可能相互平均,而不被发现。每个子组的大小应该代表有关过程的固有变化(也叫共因变化)的信息。如果你知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很少发生变化,就在该时间段内收集子组数据。

什么时候子组不可行或不可取?

当收集样本以了解一个过程时,通常最好将样本合并成子组。

当子组不合适时,那么子组的大小可以设为1,这种情况,就会使用单值(I)和移动范围(MR)图(I-MR Chart)

以下是使用子组不可行或不可取的条件的例子:

  • 每个样品之间有很长的时间间隔。
  • 抽样或测试是破坏性的和/或昂贵的。
  • 样本性质是连续的和同质的,例如液体。

选择合适的控制图

正如以上所说,当你了解自身的制程的情况,决定子组的大小,才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图,选择的方法,可以参考下图(优思学院六西格玛课程的截图):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我应该选择多少个样本作为一个子组(Subgroup)?
  • 较大的子组是否更好?
  • 什么时候子组不可行或不可取?
  • 选择合适的控制图
领券
💥开发者 MCP广场重磅上线!
精选全网热门MCP server,让你的AI更好用 🚀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