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一直在互联网行业,自己一天的工作时间很长,最近经常晚上11点才下班。平时工作内容也比较杂乱,客户咨询、对外合作等需要耗费很多精力,一天下来会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实质性工作,缺少成就感。
最近阅读了《精力管理》一书中的前半部分,很有收获。下面摘录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书中的罗杰需要管理4个州的40名员工,每天要接收50~75封邮件,平均至少打24个电话。他随身携带黑莓手机,让自己随时随地都能收发邮件。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永远在回应别人的问题,而不是执行自己的日程安排。
以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有一周由于对外合作的项目一直有问题,经常晚上0点后才到家,一到家很累很困,洗完澡倒头就睡。那一周我感觉很糟糕,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机械发条,一天天按照程式过完,没有任何自己的思考与沉淀。
韦恩穆勒在《安息日》一书中写道:“我们越是忙碌,越会高看自己,认为自己对他人来说不可或缺。我们无法陪伴亲人朋友,不知疲倦,没日没夜,只管四处救火,不给自己留下喘息的时间。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成功典型。”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想起自己加班时挂掉的老妈的电话。确实工作内容很多,工作节奏很快,但是如果把自己逼得难以喘息,压力成瘾,甚至为了节省时间不想去食堂吃饭,我觉得这种状态肯定是无法持久的。
这一条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特别注意过。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 晚上就要远程面试了,李四忙着刷题,忘记吃晚饭了。在面试时,李四饿得有些头疼,难以集中精神,面试也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
◆ 在NBA总决赛,比赛只剩29秒,比分打平。库里罚球,这时他没有急于出手,而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进食能保证身体有充足的能量。问题是现在大家忙起来经常不把吃饭当回事,甚至是饭点不吃饭,饿了才去吃。我自己是比较注重饮食规律的。不过我的主要问题是吃得太多,这样吃完容易犯困,还会导致肥胖。目前我开始按照书中所说的方法控制自己:
- 吃饭吃到5~6分饱:满足,感觉食物在胃里的存在; - 在办公位准备坚果包(升糖指数低),
经过以上改进,感觉自己舒服了不少,工作状态也有所回升。特别是漫长的下午,稳定产出的时间更长了。不过体重还没有明显变化,后续打算通过饮食调整,配合椭圆机跑步+羽毛球,来减掉疫情期间暴增的5公斤。
日记是我从小学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习惯,日记本有7~8本。工作后写得少了些,也写了满满2本。这本书中也特别提到了写日记的方法,可以帮助人将注意力从外部转移到内心,让人感觉自己不再是工作机器,还留出了反思工作或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空间。
有人会说不想写日记,用周报代替可不可以。我认为两者差异还是挺大的。周报是与leader对话,主要列出工作中完成的内容和遗留问题,日记是与自己对话,主要是回顾自己工作/生活各方面有哪些做得好的,可以继续发扬的,就像是航海士用指南针校正航行方向一样。如果套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写日记就是超我在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使得自己更趋向于“良心”和“自我理想”。
在每天上班途中,我之前一般都是听知识分享的音频,并没有特意去思考今日计划。最近一周我开始尝试着上班途中想一下今日待办,到了公司在本周计划中标记出来,完成后划掉。目前感觉工作起来更有条理了。
对于《精力管理》一书的前半部分,我觉得可以总结成两句话: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关注自己身体情况,通过饮食、呼吸和体育锻炼,提升机体状态,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作让人思考,在每日写作中规划,在每日写作中总结,在写作中让自己变得更好。
以上,与君共勉之。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