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T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是通过模拟电磁干扰(如脉冲群)来测试电子设备在这些干扰下的抗扰能力。脉冲群是一系列快速且强烈的电压或电流脉冲,这些脉冲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这些脉冲通常是由电网故障、开关操作、电磁干扰源等引起的。通过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可以评估设备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对这些干扰的免疫能力。
脉冲群概略图
发生器电路简图
脉冲群发生器
容性耦合夹结构
测试环境布局
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通常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IEC 61000-4-4标准,以及国家标准(GB/T17626.4)。这一标准规定了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方法、设备、程序和抗扰度等级。测试设备需要能够生成符合标准要求的脉冲群,并且能够在设备的不同输入端(如电源线、信号线等)进行测试。
试验方法:GB/T 17626.4-2018 / IEC 61000-4-4:2012 | ||||
---|---|---|---|---|
开路输出试验电压和脉冲的重复频率 | ||||
等级 | 电源端口和接地端口(PE) | 信号端口 | ||
电压峰值 kV | 重复频率 kHz | 电压峰值 kV | 重复频率 kHz | |
1 | 0.5 | 5或100 | 0.25 | 5或100 |
2 | 1 | 5或100 | 05 | 5或100 |
3 | 2 | 5或100 | 1 | 5或100 |
4 | 4 | 5或100 | 2 | 5或100 |
Xª | 特定 | 特定 | 特定 | 特定 |
注:“Xª”可以是任意等级,在专用设备技术规范中应对这个级别加以规定。
设施具有下列特性:
———在被切换的电源和控制电路中,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被全部抑制;
———电源线(交流和直流)与来自属于较高严酷度等级的其他环境中的控制和测量电路分离;
———电源电缆带有屏蔽层,屏蔽层的两端都在设施的接地参考平面接地,并通过滤波进行电源保护。
计算机房可作为这类环境的代表。
采用此级别对设备进行试验时,只适用于型式试验中的电源电路及安装后试验中的接地线路和设备机柜。
设施具有下列特性:
———仅采用继电器(无接触器)切换的电源和控制电路中,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被部分抑制;
———较高严酷等级环境有关的其他电路和工业环境中的工业电路分离不完善;
———非屏蔽的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与信号电缆和通信电缆在结构上分离。
工厂和发电厂的控制室或终端室可作这类环境的代表。
设施具有下列特性:
———仅采用继电器(无接触器)切换的电源和控制电路中,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无抑制;
———工业线路与同较高严酷等级环境有关的其他线路分离不完善;
———电源、控制、信号和通信线路采用专用电缆;
———电源、控制、信号和通信电缆之间的分离不完善;
———存在由电缆托架(同保护接地系统相连)中的导电管道、接地导体和接地网提供的接地系统。
工业过程设备的使用场所可作为这类环境的代表。
设施具有下列特性:
———由继电器和接触器切换的电源和控制线路中,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无抑制;
———严酷的工业环境中的工业线路与较高严酷等级环境有关的其他线路不分离;
———电源、控制、信号和通信电缆之间不分离;
———控制和信号线共用多芯电缆。
未采取特定安装措施的工业过程设备的户外区域,发电厂,露天的高压变电站的继电器房和工作电压达500kV 的气体隔离的变电站(采用典型的安装措施)等区域可作为这类环境的代表。
根据骚扰源与设备的电路、电缆、线路等电磁分离程度的优劣,以及安装质量,可能需要采用高于或低于上述等级的环境等级。应该指出,较高严酷等级的设备线路可以进入严酷等级较低的环境。
应根据试验计划进行试验,试验计划包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受试设备性能的检验。
受试设备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试验计划应该规定以下内容:
———试验等级;
———耦合模式(共模,现场或没有适用的耦合/去耦网络 可采用非对称模式);
———试验电压的极性(两种极性均为需要进行);
———每个端口的试验持续时间(不能小于受试样品运行和反应的时间,但不能小于1min,可选择其他试验持续时间)
———重复频率;
———待试验的受试设备的端口;
———受试设备的典型工作条件;
———依次对受试设备各端口施加试验电压;
———辅助设备;
试验结果应依据受试设备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级进行分类。相关的性能水平由设备的制造商或试验的需求方确定,或由产品的制造商和购买方双方协商同意。建议按如下要求分类:
A. 在制造商、委托方或购买方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
B. 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C. 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需操作人员干预才能恢复
D. 因设备硬件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恢复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