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DevOps工具链的「柏林墙」时刻:从Elastic到KubeSphere的闭源铁幕

DevOps工具链的「柏林墙」时刻:从Elastic到KubeSphere的闭源铁幕

作者头像
IT运维技术圈
发布2025-08-05 14:49:58
发布2025-08-05 14:49:58
34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IT运维技术圈IT运维技术圈

KubeSphere闭源了!

其实也不奇怪,做了十多年的运维方面工作,最近几年那些曾经让我们这些行业小伙伴引以为傲的开源工具,正在一个接一个地改变游戏规则。从Elasticsearch到Redis,从Terraform到Grafana,这些工具要么修改许可协议,要么干脆走向商业闭源。

聊到Elasticsearch,还记得2021年那个消息传出来时,大家都挺不可置信的。那时候的我心里还有着那份理,也要写出来一个类似的开源项目,结果这个用了好多年的日志分析神器,突然从Apache 2.0改成了SSPL和Elastic License 2.0的双许可模式。

记得他们的解释是,AWS这些云厂商拿他们的开源代码做托管服务赚钱,还不给社区任何回馈. 我开个毛线呢?我这不成傻小子了么.

那AWS是不是这么干的呢?还真是,AWS在自己的云平台就用原装的开源的Elasticsearch提供日志服务,而且价格不菲.

妥妥的就一个大流氓子! 流氓是行为,流氓是动作,流氓是职业.是职业就要有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AWS是有职业道德的!

很快AWS推出了OpenSearch这个分支项目,基本上就是从Elasticsearch 7.10版本fork出来的. 他开源了. 咱有一说一啊,就这个行为在中国叫chusheng,翻译成英文叫animal 妥妥的big animal

Elastic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哭的梨花带雨.就好比自己一个寡妇,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被地主拐走了,免费给人家当长工,自己要回来之后,却被同村的大骂没有公德心.自私.

你儿子?那是你儿子么?那是大家的儿子!但是你儿子吃饭,上学的费用啥的你别找我啊.那是你们家的事,但是我们要收庄稼的时候你儿子得来,还得免费帮我干活.

里外受气的Elastic受不了A大地主和同村村民的指责在2024年9月又宣布支持AGPLv3许可

其实就是证明自己其实是好人,只是不想当傻子而已

说完寡妇Elasticsearch,咱们再看看隔壁的Grafana大娘

她就比较聪明。它在2021年从Apache 2.0改为AGPLv3,这个许可证至少还是OSI认可的开源协议。但AGPLv3有个特点,就是如果你修改了代码并以服务形式提供给别人使用,必须把修改的代码也开源出来。对大部分企业内部使用来说影响不大,但如果要做商业化服务就得小心了。

要说最让人意外的,还得是Terraform。HashiCorp在2023年8月突然宣布,Terraform从MPL 2.0改为BSL许可证。

啥是BSL许可证?

它允许你下载、修改、再分发代码,但不能用来提供竞争性的商业服务。听起来似乎对企业内部使用没影响,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其他限制呢?

不过开源社区的反应很快,Linux基金会支持的OpenTofu项目几乎立刻就出现了。AWS、华为这些大厂也都表态支持OpenTofu。

为什么大流氓、不对是大厂支持?因为他们要用来赚钱!

但也有被开源社区成功反噬的大厂的案例,比如当年Oracle收购MySQL时,MariaDB的出现就是类似的社区响应。

那开源社区就拿大厂一点办法没有么? 还真有,这里就要特别说明的SSPL许可 它代表了当前开源许可证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SSPL是MongoDB在2018年创造的一个许可证模式,后来被Elastic、Graylog等公司采用。它的核心机制是通过第13条款实现的,这一条款规定:如果你将采用SSPL许可的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第三方,那么你必须在相同的许可证下提供服务的所有源代码,包括管理接口、用户界面、API、以及运行该服务所需的所有其他软件的源代码。

比如说,如果大流氓想要提供基于Elasticsearch的托管服务,按照SSPL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开源Elasticsearch相关的修改,还要开源整个服务平台的代码——包括负载均衡器、监控系统、计费系统,甚至可能包括数据中心管理软件。 从技术架构角度看,SSPL实际上是通过极端的开源要求来阻止云厂商的商业化使用。它利用了现代云服务的一个特点:任何一个云服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整个平台生态的一部分。SSPL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技术依赖关系,让云厂商在法律上无法合规地使用这些软件。

这个是啥意思?就好比你想把天然的水池圈起来当收费的泳池,那好,你家别墅的院墙也得拆了让人随便进.你家卧室也不允许锁门奥.谁都可以在里面睡觉. 要么你就别打这个主意.

一些老牌的配置管理工具比如Chef、Puppet、Ansible目前为止倒是没有掺和哪些破事中,只能说目前为大部分还保持开源,只是在企业版功能上有所区别。 SaltStack被VMware收购后也还算稳定,不过感觉社区活跃度确实有所下降

CI/CD呢?

Jenkins作为老牌开源工具依然坚持MIT许可

GitLab的策略挺聪明的,社区版保持MIT开源,企业版功能闭源。这样既保持了开源形象,又能通过企业版盈利。

最后评价,KubeSphere闭源是好事,是大势所趋.开源是走不远也走不长的. 就一个句话,无利不起早. 但是开源彻底转商业化还有个过程,比如:核心功能开源,高级功能闭源。也可能会有更多项目采用类似SSPL这样的限制性许可证。 支持正版和商业付费的理念,不要看到什么好第一时间就去找什么破解版.剜门盗洞的看盗版.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还磕磕绊绊的,然后感叹这个世界都在处处与你作对. 没必要,放轻松.付费其实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我们花钱了!我骂你咋地?

开源许可说明和举例

许可证

特点

菜谱使用/修改/分发规则

MIT / BSD

极宽松,只要保留署名

任你拿走、印刷、修改、再卖钱都行,只要保留封面上原作者名字即可。

Apache 2.0

宽松 + 专利权授予与防护

同 MIT,还额外承诺:若有人就这本菜谱提专利纠纷,你来承担赔偿,其余使用、改动、分发自由。

MPL(Mozilla)

文件级开源,修改文件需开源

你可以闭源分享整本菜谱,但改动过的那几页(你加的新步骤、新配方)必须公开,其他章节可私下流通。

LGPL

“弱” copyleft,可链接闭源

你拿菜谱里的一道配方当“工具”在自己菜谱里用(链接使用)不用公开整个菜谱,但如果你修改了那道配方本身,必须公开修改后的配方。

GPLv2

强 copyleft,衍生即开源

只要用这本菜谱的任意内容做出新菜谱,整本新菜谱都必须公开并保持同样的开源协议。

GPLv3

GPLv2 + 专利与防篡改保护

同 GPLv2,且额外保证:如果有人用这本菜谱起诉你专利侵权,你不会“把门关死”(防止他人用专利或硬件锁定你的改动)。

AGPLv3

GPLv3 + 网络交互即开源

不仅新菜谱要公开,如果你在线直播教学这本菜谱,直播脚本也要一起发到网上(网络交互即需开源)。

SSPL

AGPLv3 + 后台组件全面开源

比 AGPLv3 更严:不但直播脚本要公开,连后台准备食材、布置厨房、配餐流程的所有“幕后”步骤都要一并公布。

BSL(Business Source)

源可用限期限制,过期自动转宽松

你给出完整菜谱试用,但规定一年内不能靠它开餐厅赚钱;一年后,菜谱自动变成 MIT/Apache 那样的宽松许可证。

专有(Proprietary)

完全闭源,仅授权使用

菜谱完全保密,不给复印,不给修改,也不允许线上教学,想用就得付费买独家授权。

老杨时间

这里我先声明一下,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叫我波哥,跟辈分没关系,主要是岁数大了.就一个代称而已. 我的00后小同事我喊都是带哥的.张哥,李哥的. 但是这个称呼呀,在线下参加一些活动时.金主爸爸也这么叫就显的不太合适. 比如上次某集团策划总监,公司开大会来一句:“今个咱高兴!有请IT运维技术圈的波哥讲两句“ 这个氛围配这个称呼在互联网这行来讲就有点对不齐! 每次遇到这个情况我就想这么接话: “遇到各位是缘分,承蒙厚爱,啥也别说了,都在酒里了.我干了,你们随意!” 所以以后咱们改叫老杨,即市井又低调.还挺亲切,我觉得挺好.

另外最近我还推出了一个运维X档案系列的付费文章, 这些文章老杨使劲了,是真使劲了. 这些文章都是根据一个个鲜活的真实事件还原回来的. 有人会问这些事件记录哪来的? 部分我经历的,部分我换来的.极少部分我顺来的. 从业10多年,亲自设计和处理多少项目我自己都数不清了.不过每个大事件我都有记录的习惯.不是爱记录,就是单纯的记性不好,我的一个设计文档最大的能有13000字左右. 那剩下那部分呢? 当年我还是个技术狂热爱好者,单身没对象,这是重点. 没事周末就跟一帮同行搞线下技术沙龙,五湖四海,哪的都有.大家都自己的得意之作的案例上去显摆.

郭德纲讲的那段西游记有印象么?一样一样的. 一场我就能收集几份,每周一场,每场必到.从硬件到网络,从架构设计、流程和岗位职责的理解到机房建设啥都有.全方位学习

极少那部分呢?还记得郭德纲那个西游记么?那几个蟠桃被偷了.差不多那意思吧.毕竟谁也挡不住一个爱学的小伙子渴望上进的心是吧,知识么,对吧,强行交换过来.

这些东西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因为每一个事件不光是命令,更多的是思路和方法. 人真正的成长是思维的成长,是用过一件又一件事锻炼思维的. 技术、生活、做人都是相通的. 不会做,做错了其实都不是事,但是老是想错了.或者根本没想法.这就有点麻烦了. 每篇文章我都尽量还原所有细节.毕竟我记得全. 尽量让读者能把自己带入进去,跟着我一起想.这样,让你有最深的印象.而不是读完看完就拉到了. 感兴趣的可以订阅购买一篇试试.也就一杯咖啡的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是哪怕有一丁点的收获,在未来的某个点用上了,那这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比如你深入研究之后转化一下,去面试的时候人家说你处理过什么问题呀?你就把这个故事给他讲一遍.要是镇不住面试官你回来找我. 把老杨的经历拿走,变成你的,即少走弯路也结善缘! 老杨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学习和成长,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一起努力吧! 即写给你们,也写给自己.

运维X档案系列文章:

从告警到CTO:一个P0故障的11小时生死时速

老杨的另一号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IT运维技术圈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开源许可说明和举例
  • 老杨时间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