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手把手教你设计SSO 单点登录系统:从需求到落地的全方案解析

手把手教你设计SSO 单点登录系统:从需求到落地的全方案解析

作者头像
郑子铭
发布2025-08-06 18:04:06
发布2025-08-06 18:04:06
1.1K0
举报

一、开篇:为什么我们需要单点登录?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先是登录 OA 系统处理请假流程,接着切换到财务系统填报报销单,然后又要登录 CRM 系统跟进客户信息…… 每进入一个新系统,都要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不仅繁琐耗时,还容易因为密码太多记错而耽误工作。

作为技术负责人,这时候一系列问题摆在你面前:如何保证用户在多个系统间无缝切换无需重复登录?怎样确保用户身份信息安全传输?又该如何兼容不同技术栈开发的老系统?

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单点登录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简介:什么是单点登录(SSO)?

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简称 SSO)是一种主流的企业业务整合方案,其核心机制是: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即可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从技术本质来看,SSO 是一种集中式身份认证机制。它通过独立的认证中心统一管理用户身份与授权信息:

  1. 用户在某一应用完成登录后,认证中心生成包含身份与授权信息的令牌
  2. 访问其他应用时,用户只需携带该令牌
  3. 应用通过认证中心验证令牌有效性,即可完成快速登录

这种机制彻底打破了传统 "一系统一登录" 的壁垒,实现了跨应用的身份互通。

三、挑战:核心问题分析

尽管单点登录(SSO)系统架构通过实现 “一次登录,全网通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与管理效率。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仍会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具体如下:

  • 跨域认证难题:多个子系统可能部署在不同域名下,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限制了 Cookie、LocalStorage 等数据的共享,导致身份信息无法互通。
  • 安全与性能平衡:既要保证用户身份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被窃取或篡改,又要确保认证流程高效,不能让用户等待太久。
  • 系统兼容性:企业内部可能存在多种技术框架开发的系统,新设计的 SSO 系统需要能兼容这些老系统,避免大规模改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一个通用 SSO 架构:

在这个架构中,SSO 认证中心是核心枢纽。它负责统一管理用户的身份认证,存储用户信息。各个应用系统与认证中心进行交互,由认证中心判断用户是否已登录,以及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四、详细设计方案

在当今数字化生态中,单点登录(SSO)已成为企业级系统架构的核心需求。目前,当前主流技术方案采用OAuth 2.0/OpenID Connect 协议框架 + JWT(JSON Web Token)+ 统一认证服务的组合模式,核心设计思路包括三部分:

  1. 用户身份集中认证:用户通过统一入口访问认证中心(Identity Provider, IDP),提交基础身份凭证(如用户名 / 密码、生物特征等)进行集中身份验证。
  2. 令牌化身份传递:认证中心验证通过后,基于 OAuth 2.0/OpenID Connect 标准协议生成加密的 JWT 令牌,该令牌包含用户身份标识、权限范围、有效期等信息,并通过安全通道传递给客户端。
  3. 无状态权限校验:用户后续访问企业内任何关联子系统时,只需在 HTTP 请求头中携带该 JWT 令牌。子系统通过预共享密钥或公钥基础设施(PKI)验证令牌签名和有效性,无需与认证中心进行实时通信。

这种架构设计不仅实现了跨系统的身份互认与单点登录,更通过 JWT 的无状态特性解决了传统会话管理的性能瓶颈,同时借助 OAuth 2.0 的授权框架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标准化的权限管理方案。在实践中,还需结合令牌刷新机制、分布式缓存和熔断策略,构建高可用、高安全的企业级身份基础设施。

1. 认证流程

SSO 的登录认证流程可概括为四个核心步骤:

  • 首次访问:用户访问应用系统1,系统1 检查用户是否携带有效的Token,若没有则重定向到 SSO 认证中心。
  • 登录验证:认证中心判断用户未登录,展示登录页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认证中心验证信息,若正确则生成一个全局唯一的 Token,并将 Token 与用户信息关联存储。
  • 重定向回应用:登录成功后,认证中心将 Token 通过 URL 参数传递回应用系统1,系统拿到 Token 后存储起来,并在后续请求中携带 Token 进行身份验证。
  • 访问其他系统:当用户访问应用系统2 时,系统2同样检查Token,发现没有则重定向到认证中心。认证中心检测到用户已登录,直接将 Token 返回给应用系统 2,无需用户再次输入密码。

2. 系统兼容

在企业数字化建设中,系统兼容是实现 SSO 的关键一环,尤其是老系统与外采系统,需采用不同策略实现与 SSO 认证中心的融合。

老旧系统兼容:老系统通常架构陈旧、技术栈多样,全面改造成本高。因此,采用反向代理层兼容与中间件插件兼容两种方案:

  • 反向代理层兼容:基于 Nginx 或 Apache 等反向代理服务器,在网络层面拦截用户请求。代理服务器检查请求中是否携带 SSO 认证中心颁发的 Token,若无 Token 则重定向至认证中心;若有 Token,则将 Token 添加到请求头,转发至老系统,实现无侵入式集成。
  • 中间件插件兼容:针对反向代理无法适配的老系统,依据其技术栈开发定制插件。如 Java 系统开发 Servlet Filter 插件,PHP 系统开发 Middleware 中间件,在应用层面拦截请求,处理 Token 验证与用户身份信息传递,实现深度集成。

外采系统适配:在企业数字化建设中,常会引入外部采购的非自研系统。这些系统若无法直接融入企业现有单点登录(SSO)体系,会增加用户操作复杂度与管理成本。为此,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非自研系统的单点登录功能:

  • 标准协议对接:外采系统支持 OAuth 2.0、OpenID Connect 等标准协议时,直接对接 SSO 认证中心,配置参数后即可快速集成。
  • 反向代理接入:若系统不支持标准协议,利用 Nginx 等反向代理服务器拦截请求,按需重定向或转发 Token 完成校验。
  • 联合开发适配:与供应商协作,通过开放接口或修改认证模块,定制适配插件,并同步用户权限体系。

五、案例分享

某大型制造业公司,业务涵盖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与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拥有数十个不同类型的 IT 信息化系统,包括 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随着业务的扩张和系统数量的增加,员工需要在不同系统间频繁切换登录,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账号密码管理混乱、信息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痛点,该公司决定构建 SSO 单点登录架构。

技术方案:采用 CAS 作为认证中心,支持多种标准协议;老系统通过 Nginx 反向代理兼容,外采系统依是否支持标准协议分别对接;安全上采用 HTTPS 加密、JWT Token、多因素认证等措施。整体架构图如下:

实施效果:员工一次登录即可访问所有授权系统,提升效率;统一安全措施降低风险;集中管理优化 IT 部门效率,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总结

设计单点登录系统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三大问题:跨域认证、安全与性能平衡、系统兼容性。通过构建以 SSO 认证中心为核心的架构,结合标准化认证流程(如 OAuth 2.0+JWT)、严格的安全措施及灵活的兼容方案,可搭建出高效、安全的 SSO 体系。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DotNet NB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