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Cloud Native)是面向云环境设计、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一套方法论和技术体系,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如弹性、可扩展性、自动化等),实现应用的快速交付、高效运维和持续创新。以下是云原生的核心概念、技术栈和价值体现:
云原生由Pivotal公司(后被VMware收购)的Matt Stine于2015年提出,后由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完善为行业标准定义:
云原生技术用于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结合强大的自动化工具,云原生架构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对系统作出频繁和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简单来说,云原生是“为云而设计”的架构理念,强调应用与云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而非简单地将传统应用迁移到云上。
CNCF提出的云原生技术图谱围绕以下关键技术展开:
维度 | 传统架构 | 云原生架构 |
---|---|---|
部署方式 | 物理机/虚拟机,手动配置 | 容器化,自动化编排 |
扩展性 | 垂直扩展(升级单机性能) | 水平扩展(增加节点数量) |
开发模式 | 长期迭代,大版本发布 | 持续交付,小步快跑 |
运维方式 | 手动监控,被动响应故障 | 自动化运维,主动预测问题 |
资源利用率 | 低(预留资源应对峰值) | 高(动态分配,按需使用) |
云原生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组织、流程和文化的全面升级。对于企业而言,采用云原生意味着拥抱敏捷、高效和创新的未来。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