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跨界灵感引擎」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日志

「跨界灵感引擎」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日志

原创
作者头像
熊猫钓鱼
发布2025-09-05 10:35:34
发布2025-09-05 10:35:34
1440
举报

这个工作流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宏大的“创意探索”目标,拆解为由多个专业智能体(Agent)通过协同工作流(Workflow)完成的、可执行的具体任务。

工作流名称:「跨界灵感引擎」智能体 (Cross-Domain Inspiration Engine)

1. 核心创意理念 (The Big Idea)

一句话描述: 一个能主动发现不同领域间隐藏联系,并基于这些联系生成颠覆性创新方案或内容的智能体系统。

前瞻性体现:

  • 跨界融合: 不局限于单一行业,而是致力于充当“知识炼金术士”,将A领域的知识用于解决B领域的问题,或创造出全新的C领域。
  • 主动探索: 不仅仅是响应用户查询,更能基于实时数据(如最新科技新闻、社交媒体趋势、学术论文)主动发现潜在的创新机会点。
  • 可落地输出: 生成的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法,而是具备初步可行性的方案(商业计划、产品原型图、营销文案等)。

核心思想阐述:像一家“创新公司”一样工作

不要把智能体想象成一个单一的聊天机器人,而是一个迷你公司,每个Agent都是公司里的一个专家员工,Workflow就是他们的工作流程。

  • “项目经理”(输入解析Agent):接收客户需求,分配任务。
  • “市场研究员”(调研Agent):负责搜集资料。
  • “创意狂人”(创意Agent):负责脑暴点子。
  • “冷静的顾问”(可行性Agent):负责泼冷水和分析风险。
  • “产品经理”(合成Agent):把大家的成果整合成最终方案。

2. 工作流设计图(模块化架构)

下图清晰地展示了该智能体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3. 工作流分步详解

第1步:输入解析与任务规划 (Input Parsing & Task Planning Agent)

  • 角色: “项目经理”
  • 功能:
    • 接收用户初始指令(例如:“我想做一个结合元宇宙和老年健康的创业项目”、“如何用生物仿生学改进电动汽车的设计?”)。
    • 使用大模型解析用户意图,拆解出关键领域、关键词和潜在目标。
    • 规划后续需要哪些专业Agent协同工作,并初始化整个Workflow。
  • 所用技术: 大模型意图识别、Workflow编排。

第2步:多智能体协同研究与创意生成 (Multi-Agent Core Process)

  • 这是一个并行处理流程,包含三个核心Agent:
    1. 资料调研与挖掘 Agent (Research Agent):
      • 角色: “首席研究员”
      • 功能: 利用 RAG 技术,从接入的MCP插件(如学术数据库、行业报告库、新闻资讯、专利库)中检索用户指定领域的最新、最深入的信息,形成知识库。它不是简单返回链接,而是生成结构化、摘要化的调研报告。
    2. 跨界联想与创意生成 Agent (Creative Agent):
      • 角色: “创意总监”
      • 功能: 接收Research Agent提供的结构化数据,核心任务是进行“强制联想”或“隐喻推理”。例如:“元宇宙(A领域)的核心要素是沉浸感、数字身份、社交;老年健康(B领域)的痛点是孤独感、跌倒风险、慢性病管理。它们的结合点是什么?”。
      • 生成多个天马行空的创意点子和方向。
    3. 可行性分析与风险评估 Agent (Feasibility Agent):
      • 角色: “战略顾问”
      • 功能: 对Creative Agent生成的创意进行初步筛选。利用M插件接入市场数据、技术成熟度报告,分析创意的市场规模、技术实现难度、潜在风险等,确保创意不是空中楼阁。

第3步:信息合成与方案生成 (Synthesis & Generation Agent)

  • 角色: “首席产品官”
  • 功能:
    • 接收前三个Agent的输出(调研报告、创意点子、可行性分析)。
    • 调用大模型进行综合研判,生成最终版的创新方案
    • 这个方案可以是多种格式,由Workflow决定:
      • 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摘要(Markdown格式)
      • 一个产品功能描述和UI原型草图(调用DALL·E或类似文生图MCP插件)
      • 一系列针对该创意的社交媒体推广文案(适用于微信/微博)

第4步:输出与生态接入 (Output & Ecosystem Integration)

  • 角色: “交付专家”
  • 功能:
    • 将最终方案通过微信/企业微信的MCP插件,直接发送给用户或指定团队群聊。
    • 可以将方案结构化地保存到腾讯文档、Notion等知识库中。
    • 甚至可以构想:生成一个H5页面链接,在微信中直接分享和展示这个创新方案。

4. 如何利用腾讯云平台能力(低代码实现)

  • RAG: 用于构建Research Agent的核心。上传行业PDF报告、技术文档、论文等到平台的知识库,即可被智能体检索引用,保证信息准确性。
  • 多Agent协同: 平台的工作流画布可以轻松地将上述四个Agent(甚至更多)像搭积木一样连接起来,定义好它们的输入输出和触发条件。
  • MCP插件库:
    • 数据源: 接入“学术MCP”、“舆情分析MCP”、“行业数据库MCP”为Research和Feasibility Agent提供燃料。
    • 内容生成: 接入“文生图MCP”、“文本摘要MCP”用于内容创作。
    • 生态: 接入“微信MCP”、“企业微信MCP”用于最终成果的交付和传播。
  • Workflow: 整个「跨界灵感引擎」就是一个预设的、复杂的自动化工作流。用户只需输入起点(问题),即可自动运行到终点(方案)。

5. 可拓展的创意方向示例

  • To C(消费者): “生成一个基于《山海经》神兽形象的AI宠物养成游戏概念” -> 输出游戏设定、角色草图、营销文案。
  • To B(企业): “分析如何将制造业的‘精益生产’理念应用于互联网软件测试流程” -> 输出流程改进方案、潜在效率提升评估报告。
  • Social Good(社会公益): “设计一个利用AR技术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交训练的方案” -> 输出技术实现路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倡议书。

这个工作流设计充分体现了前瞻性模块化生态集成,完美契合大赛要求。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替换其中任何一个模块(比如Research的数据源、Creative的联想方式、Output的形式),来打造独一无二的智能体应用。

一个具体的例子:“为老年人设计一款元宇宙健身产品”

让我们看看这个“公司”是如何接到项目并协作完成的。

用户输入(客户需求):

“我想做一个结合元宇宙老年健康的创业项目。”

第一步:项目经理接手项目(输入解析与任务规划 Agent)
  • 具体动作:
    1. 分析句子,提取关键领域标签:[元宇宙,老年健康,创业,健身?]
    2. 判断需要启动哪几位专家:需要研究员查资料、需要创意狂人想点子、需要顾问做市场分析。
    3. 创建任务工单,并分别给三位专家下达指令:
      • 研究员:“请搜集关于元宇宙技术应用、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身需求的最新资料。”
      • 创意狂人:“请基于研究员的发现,构思元宇宙与老年健康结合的创新产品点子。”
      • 顾问:“请评估银发经济和元宇宙健身市场的规模与趋势。”
第二步:专家团队并行工作(多Agent协同)
  • 1. 资料调研与挖掘 Agent (研究员)
    • 低代码实现: 你在腾讯云平台中预配置好了它的知识库工具
    • 它实际在做什么:
      • 自动通过学术MCP插件查询“VR康复训练”、“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论文。
      • 通过舆情分析MCP插件搜索“子女为父母购买健康产品”的社交媒体趋势。
      • 通过新闻MCP插件获取最新发布的元宇宙硬件(如轻便VR眼镜)新闻。
    • 它的产出: 一份结构化报告,摘要如:“研究显示,VR游戏可有效改善老年人认知和平衡能力。但目前产品多为年轻人设计,存在设备过重、界面复杂、缺乏社交激励等痛点。”
  • 2. 跨界联想与创意生成 Agent (创意狂人)
    • 它实际在做什么:
      • 读取研究员的报告。
      • 开始进行“强制联想”:元宇宙要素(虚拟形象、社交、游戏化) + 老年人需求(安全、简单、陪伴、有效) = ?
    • 它的产出: 几个创意方向,例如:
      • 创意A: ‘广场舞元宇宙’——让老年人用虚拟形象加入广场舞社群,即使腿脚不便也能参与,动作标准还能获得虚拟奖励。”
      • 创意B: ‘太极冥想空间’——在优美的虚拟山水环境中,跟随AI导师练习太极和冥想,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心率并调整课程难度。”
  • 3. 可行性分析与风险评估 Agent (冷静的顾问)
    • 它实际在做什么:
      • 读取创意狂人的点子。
      • 通过市场数据MCP插件查询“中国老年人口规模”、“智能硬件人均消费”。
      • 分析:“创意A社交属性强,易于病毒式传播。但需考虑如何引导老年人使用复杂设备。创意B门槛较低,可能更适合作为入门产品。”
    • 它的产出: 一份风险评估报告,建议:“推荐优先开发创意B(太极冥想),因为它技术实现更简单(无需多人实时互动),市场风险更低。”
第三步:整合与交付(信息合成与方案生成 Agent)
  • 它实际在做什么:
    • 汇总所有信息:研究报告(痛点、技术) + 创意点子(太极冥想空间) + 可行性分析(风险低、市场大)。
    • 开始撰写最终方案。它不只是复制粘贴,而是进行真正的创作
      1. 产品名称: 《伴伴:银发族元宇宙太极空间》
      2. 核心功能:
        • 超简单操作:开机即练,语音控制。
        • 轻便硬件:与厂商合作定制老年友好VR头显。
        • 社交激励:可以看到老朋友的虚拟形象,完成后互相点赞。
        • 数据关怀:子女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父母的练习报告和健康状况。
      3. 商业模式: 硬件销售 + 订阅制课程内容。
    • 调用MCP插件:
      • 调用文生图MCP插件(如DALL·E),生成一张“一位老年人在虚拟竹林里打太极”的产品概念图。
      • 调用微信MCP插件,生成一篇用于推广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草稿。
第四步:发布与展示(输出与生态接入)
  • 低代码实现: 你在Workflow的最后一步,拖拽一个“企业微信MCP”节点。
  • 它实际在做什么:
    • 将最终的产品方案、概念图片、公众号文章,打包成一个精美的富文本卡片
    • 通过企业微信MCP插件,直接将这个卡片发送到你的“创业项目讨论群”。
    • 群里的同事可以直接点击查看、讨论,极大地加速了决策流程。

总结:腾讯云平台如何让这变得“低代码”

你不需要从头编写每一个Agent。在腾讯云智能体平台上,你可能是这样做的:

  1. 拖拽:从左边栏拖出4个“智能体”节点到画布上。
  2. 配置:分别点击每个节点,用自然语言描述他们的“角色”和“任务”(就像上面写的那些指令)。平台会帮你把自然语言变成可执行的逻辑。
  3. 连接:用线把节点连起来,定义好谁先谁后,谁的数据传给谁。
  4. 插件:点击“插件市场”,像安装手机APP一样,为你调研的Agent安装“学术搜索”插件,为输出的Agent安装“企业微信”和“文生图”插件。
  5. 部署:点击“发布”,你就得到了一个专属的、自动化的“跨界灵感引擎”。

希望这个更具体的例子能帮助您彻底理解这个工作流的魅力和可行性。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实实在在搭建出来的生产工具。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工作流名称:「跨界灵感引擎」智能体 (Cross-Domain Inspiration Engine)
    • 1. 核心创意理念 (The Big Idea)
  • 核心思想阐述:像一家“创新公司”一样工作
    • 2. 工作流设计图(模块化架构)
    • 3. 工作流分步详解
  • 4. 如何利用腾讯云平台能力(低代码实现)
  • 5. 可拓展的创意方向示例
  • 一个具体的例子:“为老年人设计一款元宇宙健身产品”
    • 第一步:项目经理接手项目(输入解析与任务规划 Agent)
    • 第二步:专家团队并行工作(多Agent协同)
    • 第三步:整合与交付(信息合成与方案生成 Agent)
    • 第四步:发布与展示(输出与生态接入)
  • 总结:腾讯云平台如何让这变得“低代码”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