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记录了使用WordPress搭建个人网站的全过程,包括购买云服务器、选择域名、手工部署LNMP环境、安装WordPress、选择与定制主题、优化网站性能以及配置HTTPS。提供了丰富的配置示例,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搭建自己的网站。同时最后提供本地无公网IP环境搭建服务并通过nat123端口映射等多种方式配置公网地址访问的实现,对于本地自己网络带宽下搭建部署方案也可以参考。
1、一台云服务器
在开始搭建网站之前,当然第一步是购买一个属于自己的 『服务器』。
2、一个专属的域名
买了服务器后,你就会拥有一个公网ip,如果网站搭建起来了,你完全可以使用这个 ip 去访问,但仅供开发、测试使用。
如果要真正运营起来,想要有流量,还得搞一个域名,方便你推广。
域名的购买建议和上面服务器使用同一个厂商,可以省去一些麻烦。
3、一个远程登陆软件
由于后面我使用的是手工部署的方式,或你用的是Linux的,所以要登陆服务器进行操作。
登陆的方法有两种:
厂商提供的控制台界面登陆:Workbench 和 VNC
自己下载专业的远程登陆软件:Xshell 或者 CRTSecure
在使用这些远程登陆软件时,你需要在服务器厂商控制台上面先获取到三个信息:服务器公网IP、服务器SSH端口、服务器远程连接密码。
部署方式,可分为两种
使用服务器管理软件,实现自动化部署,最著名的就是 宝塔面板 。
手动登陆远程服务器,实现脚本化部署。
那么如何选择呢?
使用宝塔部署,门槛低,只要会界面点一点即可。而使用脚本自己手工部署,需要你学会。
远程登陆服务器:使用 Xshell 或者 直接使用厂商提供的在线SSH窗口。
一些 Linux 的基本操作:如选择Linux的,需要了解下,比如 Vi/Vim 的使用,目录及文件的基本操作等。如果你对Linux命令比较不感冒的,可以选择用windows2016这样的界面化服务器操作系统来使用,方便管理运维使用。
1、什么是LNMP
LNMP 是 Linux + Nginx + MySQL + PHP 组合的简写。
类似的组合还有:
LAMP 的全称是 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
LNAMP 的全称是 Linux + Nginx + Apache + MySQL + PHP
其中:
Linux 是类 Unix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统称,是目前最流行的免费操作系统。代表版本有:debian、centos、ubuntu、fedora、gentoo 等。
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 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Apache 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 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由于其跨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
PHP 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 HTML 文档的脚本语言。
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些软件一个一个安装比较费力,特别是数据库。因此有人把这些软件的安装部署过程集成为一个 Shell 脚本,而你只要下载并执行它就可以了。简直不要太方便。
2、 安装 LNMP
下载 LNMP 安装脚本示例,建议下载安装新版本的
$ wget http://soft.vpser.net/lnmp/lnmp1.5.tar.gz -cO lnmp1.5.tar.gz
解压并执行它
$ tar zxf lnmp1.5.tar.gz && cd lnmp1.5 && ./install.sh lnmp
运行脚本后,首先会让你选择数据库的版本:没有特殊需要,建议使用默认配置,直接回车或输入序号再回车。
选好数据库,会让你设置数据库 root 用户的密码,此时如果你直接回车,会默认设置为 lnmp.org#随机数字,
在输入密码的时候,对于新手有一点注意:如果输入有错误需要删除,需要按住Ctrl再按Backspace键进行删除。
密码输好后,回车进入下一步
询问是否需要启用 MySQL InnoDB,InnoDB引擎默认为开启,一般建议开启,直接回车或输入 y 。
如果确定确实不需要该引擎可以输入 n,输入完成,回车进入下一步:选择 PHP 版本,建议安装 PHP 7+的版本
回车进入下一步,选择是否安装内存优化:
可以选择不安装、Jemalloc或TCmalloc,输入对应序号回车,直接回车为默认为不安装。
如果是LNMPA或LAMP的话还会提示设置邮箱和选择Apache:
“Please enter Administrator Email Address:”,需要设置管理员邮箱,该邮箱会在报错时显示在错误页面上。再选择Apache版本:
按提示输入对应版本前面的数字序号,回车。
提示"Press any key to install…or Press Ctrl+c to cancel"后,按回车键确认开始安装。 LNMP脚本就会自动安装编译Nginx、MySQL、PHP、phpMyAdmin等软件及相关的组件。
安装时间可能会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主要是机器的配置网速等原因会造成影响。
如果显示Nginx: OK,MySQL: OK,PHP: OK
表明安装成功。
最后几行的输出
3306 端口是 MySQL 监听的
80 是 HTTP 端口
22 是 SSH 端口
3、配置 Nginx
安装好后,使用如下指令查看nginx配置文件(如果你的服务器上找不到该文件,那请使用 find / -name nginx.conf 搜索一下)
$ cat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安装好的nginx将网站的根目录设置会输出你看,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修改。
用浏览器打开http://ip,可以看到默认nginx页面内容。
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网页demo了,自己随便修改index.html,就会有不同的内容。
如你使用windows的会更简单,下面是Linux的参考
1、安装 wordpress 安装包并解压到 /home/wwwroot
$ wget https://cn.wordpress.org/latest-zh_CN.zip && unzip latest-zh_CN.zip -d /home/wwwroot
2、登录MySQL,创建wordpress表,创建完后输入exit退出。
$ mysql -u root -p
Enter password:
MySQL > create database wordpress;
3、使用 vim 修改 nginx 配置文件
$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找到网站根目录位置,修改成目标参数,随后,使用wq保存配置退出即可。
验证nginx是否有配置错误:
$ nginx -t
如果出现ok,successful字样,说明没有错误。没有错误,重新加载nginx:
$ nginx -s reload
修改wordpress目录权限:
$ cd /home/wwwroot && chown -R www wordpress/ && chgrp -R www wordpress/
用浏览器打开http://ip/wp-admin/setup-config.php,你可以看到wp安装内容:
现在就开始,进行安装。填写信息如下:
其中,*** 改为你设置的MySQL数据库密码。点击提交,出现如下内容:
在/home/wwwroot/wordpress下,创建并编写wp-config.php文件:
$ vim wp-config.php
将上面内容复制进去并wq保存退出,然后点击现在安装。最后就是配置用户信息了,这个是你登录wordpress用户后台的,要记住:
最后点击安装WordPress,安装成功会出现WP界面:
点击登录,输入账户密码,就可以登录自己的 wordpress 后台了。
这时候你使用浏览器去访问 http://ip ,就可以看到你搭建的第一个网站了。
此时你看到的这个网站,是 wordpress 默认为你安装的免费主题,也可以自行安装其他三方的。
公网IP可以直接访问测试用途;
海外节点IP的,可以直接自己域名解析访问,不用备案;
国内IP的,需要域名备案后访问。
有路由权限有公网IP的,在路由后台做虚拟服务器的转发规则,让外访问来;
无公网IP的,用nat123端口映射工具或类似内网穿透软件方式,绑定自定义域名端口与内网Ip端口,然后用自定义域名端口访问即可。
WordPress官网的官方网站地址是:https://wordpress.org。
该网站是全球WordPress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中心,提供了涉及WordPress下载、提示和资源等相关服务。
最新版本的WordPress下载: WordPress官网提供最新的版本下载,确保您的系统和功能都在最新状态。
提示和教程: 该网站提供多样化的帮助文档,包括如何安装、配置和使用WordPress。新手和专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有用的资料。
插件和主题应用: 在官网上,您可以下载和使用大量免费和付费的插件和主题,以增强网站功能和体验。
社区支持和讨论区: WordPress官网还提供社区讨论区,用户可以在这里提问问题,互相分享体验和解决方案。
WordPress新闻和发布: 您可以在官方网站了解WordPress最新发布以及其未来资讯。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