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今天继续聊下架构师个人成长方面的话题。
因为我上个周末去参加了腾讯云架构师深圳同盟的活动,分享了个人职场20多年的个人成长经历,包括是如何一步步从技术走到管理的。当然也听了其他很多架构师朋友的个人生命线分享,大家也对架构师的职业发展,包括在个人成长中的困惑,AI技术发展趋势等做了深度交流。

如果经常看我的公众号文章,大家可能有印象。
就是实际我在早期结合我个人自媒体视频内容分享,公众号文章重新归纳和整理了下个人的知识能力体系,基本核心内容如下图:

化能力体系的建设和数字化的转型。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我将其分为了数字化,底层的能力知识体系底座,市场行业分析中间的核心的架构思维,到最后一部分的技术实践,一共5个方面的内容。
数字化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涉及到战略,市场,产品,研发,运营,数字技术,IT系统,组织,管理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身就是需要打破传统的技术思维的约束,去构建一个业务+技术+管理+软技能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体系。
所以围绕这个核心思路,我重新整理了一张个人成长和知识体系发展的框架图,横向坐标是进入职场后20多年的个人职场发展经历,纵向我将其分为业务,技术,管理,软技能四个关键维度。曲线为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低谷和高光时刻等。具体构图如下:

实际在分享会上就这一张PPT,原计划分享时间是30分钟,但是个人一口气讲了1个小时,里面也穿插分享了一些个人的职场经验和心得。所以还是那句话,有时候线上不方便公开分享的内容,实际在这种线下的小范围分享可以讲的更加深入和透彻。
今天我也不准备详细再讲这页材料的内容,还是想谈下里面的关键点。
首先还是聊下过程和结果,由于是架构师成长观更多的是分享过程。我差不多也是在工作多年后才领悟到一个关键道理,就是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好的过程和好的方法论才能够引领你持续的成长和成功,而不是靠机遇靠灵光一闪。大家看到的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技术基础不同,面对的人和环境不同,学习悟性也有高低,所以实际达成目标的路有巨大的差异。就像做一道题,实际都得出了答案,但是每个人的思路解题方法差异很大。我们不要去学习别人的结果或经验,而是应该去学习他人的过程和思考方法,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归纳适合自己的方法论,个人要成长必须要过这一关。

其次就是图中个人生命线曲线。个人的成长实际很难一帆风顺,当然也不会每个人都一定经历个人生命中的大起大落。但是成长道路中充满各种曲折,人生中遭遇苦难和低谷的时候是常有的。实际上人生面对一些困难和苦难不是坏事,真正能够磨练你意志让你快速成长的反而就是这些逆境的时刻,正如《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面谈到的人生苦难重重,关键还是我们面对苦难的态度。个人一生成长情绪的大起大落,实际受到工作事业,家庭生活两个方面的关键影响。而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不是工作层面,反而是家庭里面家里亲人的离去还有就是小生命的诞生,这些讲你能够更加近距离的体悟生命的意义,去形成你个人成长的人生观和生命观。包括我在去年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在谈,每个人都应该构建个人精神底座形成个人精神内核,这个往往影响到终身的成长和价值观。
最后一个点,支撑在一个行业或一个岗位长期成长的点究竟是什么?难度仅仅是坚持+专注。我在前面谈长期主义的时候谈到了坚持和专注,短周期迭代持续改进的重要性。但是长期成长里面更加重要的还是兴趣,类似在《人月神话》这本书的开篇就讲到职业的乐趣,作为程序员或架构师,只有你真正将编码变成自己的兴趣,体会到职业的乐趣,你想的不是键盘敲的一行行代码,而是真正在打造一个新的产品。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长期坚持和持续成长,这种兴趣会变成你推动你个人进步的强大内在自我驱动力。如果仅仅是靠外在驱动,特别是对于IT行业,经常加班,经常救火,新技术又层出不穷,你很难做到长期坚持。即使你一开始选择程序员这条路是为了高薪和就业,但是你如果希望长期发展我还是建议大家能够真正体会到职业的乐趣,创造一个软件产品的内心成就感。
对于实际知识框架形成的过程内容,今天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后面再专门写一篇文章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