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乐 李振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几乎成为生活必须品,网上购物、网上课堂、看书追剧、乘车出行都能在手上方寸之间实现。自助扫码作为众多线上线下服务的入口,能够让使用者免于等候、排队,以其精准、快捷、高效,深受人们喜爱。
“扫一扫”固然好处多多,但任何好东西,一旦强制实施,就会变了味。要看到,在海量的“扫一扫”应用场景中,还有人,尤其是老年人并不适应这种方式。手机上的字太小、操作太复杂、眼睛看不清,老人特殊的生理状况以及对数字产品的不熟悉,让他们中的不少人望“扫码”而却步,线下缴费、点餐、开具发票等被年轻人视作麻烦、低效的服务模式,他们依然迫切需求。提高扫码服务比重,甚至强制扫码,受益的是商家——减少人工投入,商家自然乐享其成;“受伤”的却是老人——强制扫码几乎等同于将老人排除在相关服务之外,让他们无法顺利完成点餐、缴费等基本日常操作,沦为数字时代的“失能者”。打着便民旗号,实际上却在“困”民,这样的扫码要不得。
数字化趋势大势不可逆,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有权利享受到更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服务,而不是被当作与年轻人无差别的数字化客体。正如北京市消协强调的,商家需“提供多种服务方式以保障消费者选择权等合法权益”,面对扫码的“快捷方便”,老年人可以说不,可以要求更多样化的服务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这是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深化,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数字困境”,数字化使用场景迫切需要与时俱进,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在餐厅,配备服务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协助点餐;或是提供屏幕更大的专用平板,更简单的操作方式,让老人顺利自主使用。在超市菜场,设置零钱兑换处,方便使用现金的老年人破开零钱,进行线下支付。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数字时代也不例外。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亿,占人口总数的18.70%,这个庞大群体如何顺利走入数字时代,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成色和底色,关系到他们能否真正享受到时代发展的红利,并从中收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数字适老化普及之前,不强制,是我们给老年人最基本的尊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