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在电子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中,高等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环。2014年,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原贵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由电子科学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系组成。学院现有研究人员9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20余人、博士60余人,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点(含新一代电子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四个方向)。
“目前我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来授课,科研方向主要涉及电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物联网、传感器、科学大数据等。”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说。
“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工科专业的应用逐渐趋向现代化,我们在培养学生时,除注重理论教学外,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谢泉介绍,学院在大数据领域的教学工作中,针对本科生教学建立2.5pb储存量的数据中心,包含一系列教学资源与数据案例,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方法,应对不同的数据案例。“在教学师资力量方面,大数据系20多名老师取得博士学位的超过80%。”谢泉说。
谢泉还牵头申请建立国家智能制造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该项目位于贵州大学南校区,总投资1.25亿元,新建单体建筑面积10988.79平方米,创新平台部分于建筑工程完成后进行配置,整体建成四个平台:先进光电子材料的设计、模拟与计算产教融合创新研究平台,智能制造设计与仿真平台,集成电路与芯片设计产教融合平台,光电子器件制备的创新研究平台,建成后将为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良好支撑。
“大数据有各种各样的场景应用,我们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学科的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工厂等场景导入计算机中,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跟进工艺流程、实践数据处理,能够达到一个学生一个芯片的要求。”谢泉说。
同时,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还在校企合作上下功夫。“我们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永青仪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公司积极开展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产学研发展平台。”谢泉说。
谢泉表示,从办公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到制造信息化、智能化,最后到顶层的智能制造设计,都离不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发展。大数据要想发挥作用,就得落实到不同的场景中,为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学生的培育工作,加大产学研融合,为数字经济培育更多优质人才。在科研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帮助企业创新发展,更好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结合发展。”谢泉说。
记者 刘云嵩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