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跨系统接口调用时,我们容易碰到以下安全问题:
请求身份被伪造。
请求参数被篡改。
请求被抓包,然后重放攻击。
sa-token api-sign 模块将帮你轻松解决以上难题。(此插件是内嵌到 sa-token-core 核心包中的模块,开发者无需再次引入其它依赖,插件直接可用)
本篇将根据假设的需求场景,循序渐进讲明白跨系统接口调用时必做的几个步骤,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步骤的原因。
1、需求场景
假设我们有如下业务需求:
用户在 A 系统参与活动成功后,活动奖励以余额的形式下发到 B 系统。
2、初始方案:直接裸奔
在不考虑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完成这个需求:
1、在 B 系统开放一个接口。
2、在 A 系统使用 http 工具类调用这个接口。
复制到剪贴板错误复制成功
1
2
3
上述代码简单的完成了需求,但是很明显它有一个安全问题:
B 系统开放的接口不仅可以被 A 系统调用,还可以被其它任何人调用,甚至别人可以本地跑一个 for 循环调用这个接口,为自己无限充值金额。
3、方案升级:增加 secretKey 校验
为防止 B 系统开放的接口被陌生人任意调用,我们增加一个 secretKey 参数
由于 A 系统是我们 “自己人”,所以它可以拿着 进行合法请求:
复制到剪贴板错误复制成功
1
2
3
4
现在,即使 B 系统的接口被暴露了,也不会被陌生人任意调用了,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请求被抓包,secretKey 就会泄露,因为每次请求都在 url 中明文传输了 secretKey 参数。
如果请求被抓包,请求的其它参数就可以被任意修改,例如可以将 money 参数修改为 9999999,B系统无法确定参数是否被修改过。
4、方案再升级:使用摘要算法生成参数签名
首先,在 A 系统不要直接发起请求,而是先计算一个 sign 参数:
注意此处计算签名时,需要将所有参数按照字典顺序依次排列(key除外,挂在最后面)。以下所有计算签名时同理,不再赘述。
然后在 B 系统接收请求时,使用同样的算法、同样的秘钥,生成 sign 字符串,与参数中 sign 值进行比较:
因为 sign 的值是由 userId、money、secretKey 三个参数共同决定的,所以只要有一个参数不一致,就会造成最终生成 sign 也是不一致的,所以,根据比对结果:
如果 sign 一致,说明这是个合法请求。
如果 sign 不一致,说明发起请求的客户端秘钥不正确,或者请求参数被篡改过,是个不合法请求。
此方案优点:
不在 url 中直接传递 secretKey 参数了,避免了泄露风险。
由于 sign 参数的限制,请求中的参数也不可被篡改,B 系统可放心的使用这些参数。
此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被抓包后,请求可以被无限重放,B 系统无法判断请求是真正来自于 A 系统发出的,还是被抓包后重放的。
5、方案再再升级:追加 nonce 随机字符串
首先,在 A 系统发起调用前,追加一个 nonce 参数,一起参与到签名中:
然后在 B 系统接收请求时,也把 nonce 参数加进去生成 sign 字符串,进行比较:
代码分析:
为方便理解,我们先看第 3 步:此处在校验签名成功后,将 nonce 随机字符串记入缓存中。
再看第 1 步:每次请求进来,先查看一下缓存中是否已经记录了这个随机字符串,如果是,则立即返回:无效请求。
这两步的组合,保证了一个 nonce 随机字符串只能被使用一次,如果请求被抓包后重放,是无法通过 nonce 校验的。
至此,问题似乎已被解决了 …… 吗?
别急,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考虑:这个 nonce 在字符串在缓存应该被保存多久呢?
保存 15 分钟?那抓包的人只需要等待 15 分钟,你的 nonce 记录在缓存中消失,请求就可以被重放了。
那保存 24 小时?保存一周?保存半个月?好像无论保存多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你可能会想到,那我永久保存吧。这样确实能解决问题,但显然服务器承载不了这么做,即使再微小的数据量,在时间的累加下,也总一天会超出服务器能够承载的上限。
6、方案再再再升级:追加 timestamp 时间戳
我们可以再追加一个 timestamp 时间戳参数,将请求的有效性限定在一个有限时间范围内,例如 15分钟。
首先,在 A 系统追加 timestamp 参数:
在 B 系统检测这个 timestamp 是否超出了允许的范围
至此,抓包者:
如果在 15 分钟内重放攻击,nonce 参数不答应:缓存中可以查出 nonce 值,直接拒绝响应请求。
如果在 15 分钟后重放攻击,timestamp 参数不答应:超出了允许的 timestamp 时间差,直接拒绝响应请求。
7、服务器的时钟差异造成安全问题
以上的代码,均假设 A 系统服务器与 B 系统服务器的时钟一致,才可以正常完成安全校验,但在实际的开发场景中,有些服务器会存在时钟不准确的问题。
假设 A 服务器与 B 服务器的时钟差异为 10 分钟,即:在 A 服务器为 8:00 的时候,B 服务器为 7:50。
A 系统发起请求,其生成的时间戳也是代表 8:00。
B 系统接受到请求后,完成业务处理,此时 nonce 的 ttl 为 15分钟,到期时间为 7:50 + 15分 = 8:05。
8.05 后,nonce 缓存消失,抓包者重放请求攻击:
timestamp 校验通过:因为时间戳差距仅有 8.05 - 8.00 = 5分钟,小于 15 分钟,校验通过。
nonce 校验通过:因为此时 nonce 缓存已经消失,可以通过校验。
sign 校验通过:因为这本来就是由 A 系统构建的一个合法签名。
攻击完成。
要解决上述问题,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修改服务器时钟,使两个服务器时钟保持一致。
方案二:在代码层面兼容时钟不一致的场景。
要采用方案一的同学可自行搜索一下同步时钟的方法,在此暂不赘述,此处详细阐述一下方案二。
我们只需简单修改一下,B 系统校验参数的代码即可:
8、最终版方案
此处再贴一下完整的代码。
A 系统(发起请求端):
B 系统(接收请求端):
9、使用 Sa-Token 框架完成 API 参数签名
接下来步入正题,使用 Sa-Token 内置的 sign 模块,方便的完成 API 签名创建、校验等步骤:
不限制请求的参数数量,方便组织业务需求代码。
自动补全 nonce、timestamp 参数,省时省力。
自动构建签名,并序列化参数为字符串。
一句代码完成 nonce、timestamp、sign 的校验,防伪造请求调用、防参数篡改、防重放攻击。
9.1、引入依赖
api-sign 模块已内嵌到核心包,只需要引入 sa-token 本身依赖即可:(请求发起端和接收端都需要引入)
复制到剪贴板错误复制成功
1
2
3
4
5
6
9.2、配置秘钥
请求发起端和接收端需要配置一个相同的秘钥,在 中配置:
复制到剪贴板错误复制成功
1
2
3
4
9.3、请求发起端构建签名9.4、请求接受端校验签名
如上代码便可简单方便的完成 API 接口参数签名校验,当请求端的秘钥不对,或者请求参数被篡改、请求被重放时,均无法通过 校验。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