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数据“杀熟”成潜规则,你中招了吗?

每当提起“大数据”的时候,我们总会被它的神秘莫测感所吸引,并在自己的内心默默的称赞一声:“好腻害!”。其实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数据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出门打车有滴滴,上网购物有好货推荐,公交地铁等车有查询......

然而我们所称赞的大数据背后,却隐藏着被互联网企业“利用”的隐患。

在早前就有微博用户“廖师傅廖师傅”爆料“: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该微博发出后,瞬间转发破万,并在当时引发了许多网友大量的“吐槽”。

图片来源于:@廖师傅廖师傅的微博

现如今,随着各大权威媒体的报道,“大数据‘杀熟’”又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微博

图片来源于:扬子晚报微博

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十分的普遍,很多企业都难以抗拒价格差的诱惑纷纷向消费者设套。

其实在商业世界里,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价格设定这种情况并不显得稀奇,只要不是强制性消费,其行为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但是如果在价格透明化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蒙蔽消费者让其“被宰”,就不太合乎常理了!

看到这里,你或许已经明白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是什么意思了:坑的就是经常使用某项服务的人。

我们再看这“杀熟”的行为,似乎也不太合乎商业逻辑,按理说越是熟客,商家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照顾啊!因为熟客才是购买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字典里,熟客也只是存量,他们更看重增量,不惜设“套路”来杀熟补生。这正是商家的厉害之处,也是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所埋下的一颗“诡雷”。那么你在大数据“杀熟”的潜规则下中招了吗?

就大数据“杀熟”的本质而言,它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你是“赤裸裸”的暴露在商家面前,你的喜好、习惯、怪癖他们是尽数掌握,但是你却对商家了解得少之又少,完全不知道当初你留下的信息,日后会成为一个“隐患”,让自己演变成“被宰客”。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你的个人隐私来说,最瞒不过的就是互联网公司了,他们只要看你日常生活中购买的某样东西,你阅读的某篇文章,你只要跟人聊个天,或者发个微博、朋友圈……你的一切信息都会录入他们的“数据库”,经过一系列“数据”分析,他们可能比你更懂你。因此这些数据都掌握在企业手里,成为其热销的商品和牟利的工具。

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大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杀熟”只是被曝光的其中坏事之一。

单从法律上来说,大数据“杀熟”属于一种价格歧视,而且其技术手法往往隐藏得比较深,他们会针对消费者的喜好,借助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掏更多的钱。对于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查处,因为作为消费者,有时很难从消费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这一问题。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既然知道了所用的平台“杀熟”,我们以后别用它就可以了。还有自身需要加强网络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一切隐私数据被泄露的可能。

小编这里教你几招保护个人隐私的办法

一.是下载软件选择正规渠道,如应用宝,安卓市场等;

二.是谨慎填写个人隐私信息,注意分享的个人信息的数量。避免发布自己的家庭住址、生日日期、单位信息,以及自己的确切位置;

三.是管理手机软件中的隐私权限,了解软件权限行为,关闭不必要的授权;

四.是禁用位置信息共享,并尽量避免使用授权登录的方式来登录网站;

五.是防范公共WiFi,转账与支付时改用数据流量;

六.是警惕陌生人的讯息和加好友请求,不要点击你不知道的人发送的链接!

(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文字/编辑 | z小污

图片 | 网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01B1G3B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