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来自公众号:我爱画)
在电影里经常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某一种斗争状态,既想利用对方的能力为自己办事,但是又要提防着对方不要把自己干掉。万万没想到,我与人工智能也开始了一场很类似的斗争。
近来我在翻译一些海外的新技术文章,想起多年前曾经使用过的Google Translate(谷歌即时翻译),就打开试用了一下。没想到以前那么傻的机器翻译变得如此好用。如果不是太纠结文采的话,准确率能达到80-90%。Google采用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果然是很厉害了,作为“谷粉”我心里真为科技的进展感到高兴。
然而,同时又细思极恐。因为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其实陷入了与人工智能博弈的僵局。虽然翻译对从业者的要求挺高的,专业八级才能入门,但现在译者的报酬那么低,机器翻译的极速进步压低了人类的工资、也减少了工作机会,因为大量要求不高的翻译可以由机器完成,不再需要雇专业的翻译。
而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机器翻译的介入,确实让我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先用电脑翻译一下,然后再进行精修,修改表达不够准确的词汇,或者将文风、用词改得更为生动。
Google在线翻译的网页上,提供了在机器翻译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功能,确实很方便。不过,其实说白了也是为了搜集、跟踪人类对机器翻译的优化和修正。搜集到越来越多的人工干预信息,对电脑学习人类思考习惯和偏好一定是有很大帮助的。千千万万个用户进行在线修改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正加速机器翻译的成长。
随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断加强,技术发展在加速度前进。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机器翻译的准确率会越来越高,而人类翻译的工资会再次降低,工作机会愈加的少。不出两三年,我现在做的工作就不存在了。
人工智能正在风口,越来越多的公司,包括创业公司和巨无霸科技公司都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去。前一段时间看到很多文章预测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哪些职业的人会失去工作。我感受到了时代的焦虑,也同情那些被罗列在榜单前几名、危机最严重的职业。而直到这次交锋,我才切身感受到了那种被人工智能挑战的压迫感。
残酷的现实就是,作为人类的个体,我的生存需要翻译机器的协助,而没有我,翻译机器也照样能飞速成长。
潮水不可阻挡地袭来,除了学会游泳,多存活一时算一时,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