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动物界全系列】胸喙亚目—根瘤蚜总科(上)

胸喙亚目—根瘤蚜总科(上)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半翅目

         胸喙亚目

          根瘤蚜总科

根瘤蚜总科(学名:Phylloxeroidea)属半翅目胸喙亚目,是一种寄生于葡萄的害虫的集合,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因商旅关系带回欧洲,现在已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法国、以色列及中国等。曾于19世纪末期对欧洲的葡萄酒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1.下属科

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

根瘤蚜亚科(Phyloxerinae)

倭蚜亚科(Phylloxerininae)

2.根瘤蚜科

根瘤蚜科(学名:Phylloxeridae),昆虫纲半翅目胸喙亚目的1科。微小,翅平置背面,无腹管的蚜虫。隶6属71种。主要分布于全北界,波及其他地区。中国产仅4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华东的局部地区。

(1)起源

本科与球蚜科同样具有卵生,复眼有3小眼面等原始特征,也是较原始的类群。起源于古生代二叠纪。但本科化石蚜虫泰梅尔石蚜属及替石蚜属发现于苏联泰梅尔半岛的中生代白垩纪地层。具产卵器的化石蚜虫侏罗蚜属及祖石蚜属则发现于侏罗纪的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和英国的侏罗纪地层。而前翅两肘脉共柄的化石蚜三叠蚜则发现于三叠纪的昆士兰克罗斯比山。

(2)形态特征

体长1毫米左右。体表无或有时有蜡粉。无翅蚜及幼蚜,触角3节,只有一感觉圈。眼只有三小眼面。头部和胸部之和大于腹部。尾片半月形。缺腹管,罕见有产卵器。有翅蚜触角3节,只有2个纵长感觉圈。前翅有3斜脉:1根中脉和2根共柄或基部接近的肘脉,后翅缺斜脉。静止时翅平叠于背面。中胸盾片不分为两片。性蚜无喙,不活泼。孤雌蚜和雌性蚜均卵生。

(3)生活习性

本科蚜虫大都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少数为异寄主全周期。寄主为栎属、山核桃属、乃至葡萄、梨、柳等。在虫瘿中或裸露生活。以卵或以若虫越冬。

(4)危害

本科中葡萄根瘤蚜是世界大害虫,被列为危险性检疫害虫。梨黄粉蚜是重要果树害虫。

危害长山核桃的有长山核桃根瘤蚜、警根瘤蚜、南方长山核桃根瘤蚜和长山核桃栎叶根瘤蚜。

(5)下属分类

本科包括2个亚科7个属:倭蚜亚科(Phylloxerini-nae):倭蚜属(Phylloxerina);根瘤蚜亚科(Phyloxerinae):棘矮蚜属(Acanthochermes)、根瘤蚜属(Phylloxera)、攀矮蚜属(Moritziella)、呋矮蚜属(Foaiella)、葡萄根瘤蚜属(Viteus)、梨矮蚜属(Aphanostigma)。

(6)根瘤蚜

根瘤蚜(学名:Daktulosphairavitifoliae)是一种寄生于葡萄的害虫,会造成葡萄根的腐烂,令植株死亡。根瘤蚜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因商旅关系带回欧洲,现在已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法国、以色列及中国等。根瘤蚜是一种浅黄色的微型昆虫,寄生于葡萄的根和叶,视乎其品种而定。基本上,会入侵叶的品种,只在北美发现。

1863年在法国发现根瘤蚜,在19世纪中至末期,约三分之二的葡萄园受根瘤蚜影响,仅在法国就造成的高达5000亿法郎的损失。1869年法国生物学家找到根瘤蚜源头在美洲,于是利用接枝的方法种植葡萄,令虫灾得以控制。但1894年,由于西班牙的赫雷斯产区亦爆发了葡萄根瘤蚜虫灾害,令当地遭到沉重打击,大的葡萄种植园改种耐虫害品种,而大多数小种植园无法与灾害抗争,不得不永远荒废了他们的种植园。

(7)梨黄粉蚜

梨黄粉蚜(学名:Aphanostigmajakusuiense (Kishi da ),为根瘤蚜科梨矮蚜属的一种昆虫。中国各主要梨产区都有分布。此虫食性单一,所知只危害梨,尚无发现其他寄主植物。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果实萼洼处为害繁殖,虫口密度大时,可布满整个果面。受害果萼洼处凹陷,以后变黑腐烂。后期形成龟裂的大黑疤。套袋果经常是果柄周围至胴部受害。

形态特征

成虫:体卵圆形,长约0.8mm,全体鲜黄色,有光泽,腹部无腹管及尾片,无翅。行孤雌卵生。包括干母、普通型。性母均为雌性。喙均发达。有性型体长卵圆形,体型略小,雌0.47mm左右,雄0.35mm左右,体色鲜黄,口器退化。

卵:越冬卵(孵化为干母的卵)椭圆形,长0.25~0.40mm,淡黄色,表面光滑;产生普通型和性母的卵,体长0.26~0.30mm,初产淡黄绿,渐变为黄绿色;产生有性型的卵,雌卵长0.4mm,雄卵长0.36mm,黄绿色。

若虫:淡黄色,形似成虫,仅虫体较小。

生物学特性

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梨黄粉蚜1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树皮裂缝或枝干上残附物内越冬。次年梨树开花时卵孵化,若虫先在翘皮或嫩皮处取食危害,以后转移至果实萼洼处危害,并继续产卵繁殖。

梨黄粉蚜的生殖方式为孤雌生殖,雌蚜和性蚜都为卵生,生长期干母和普通型成虫产孤雌卵,过冬时性母型成虫孤雌产生雌、雄不同的两种卵,雌、雄蚜交配产卵,以卵过冬。普通型成虫每天最多产10粒卵,一生平均产卵约150粒;性母型成虫每天约产3粒,1生约产90粒,雌蚜一生只产一粒卵。

梨黄粉蚜喜荫忌光,多在背阴处栖息危害,套袋处理的梨果更易遭受为害,若采收较早,带有虫体的梨果,在贮藏期间仍继续危害,此时萼洼被害部逐渐变黑腐烂。成虫话动力差、传播途径主要靠梨苗输送、转移等方式。但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如气温为19.5~23.8℃,相对湿度为68%~78%时,活动猖獗,高温低湿或低温高湿都对梨黄粉蚜活动不利。在不同品种中受害程度也有差异,无萼片的梨果受害轻于有尊片的梨果。老树受害重于幼树,地势高处较地势低处受害率轻。

(8)柳倭蚜

柳倭蚜(学名:Phylloxerina salicis),为根瘤蚜科倭蚜属的一种昆虫。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活体灰白色,分泌长蜡丝。玻片标本淡色,无斑纹。头部与前胸背板愈合,头胸部之和长于腹部,腹部各节分节明显。体表有皱曲纹,各蜡片周围更明显。体表蜡片发达;头部有头顶蜡片,头背蜡片,胸部背板有中侧蜡片、缘蜡片;腹部背片Ⅰ~Ⅶ各有中侧蜡片、缘蜡片,背片Ⅷ蜡片不明显。体背毛短小尖锐,各蜡片上有短毛。头顶弧形。触角光滑,各节有不明显的短毛;节Ⅳ顶端有原生感觉圈,有副感觉圈围绕。喙长大,端部伸达腹部节Ⅵ,节Ⅳ+Ⅴ长茅状,有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足短粗,光滑,少毛,后足跗节分节不明显,节Ⅰ毛不明显。无腹管。尾片半圆形。尾板末端圆形。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宁夏、辽宁、山西。

国外分布:俄罗斯,蒙古,日本,欧洲。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dV6o2LXUzWACNUXVUg5DJ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