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2.根据示例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示例:6km=6×1km=6×1000m=6000m。
(2)1.6×103μm= = = m。
3.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情形。
(1)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4.请用连线的方式将左侧的情景与右侧相应的选项连接起来。
5.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把刻度尺。
(1)乙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
(2)有同学仔细观察比较甲、乙两把刻度尺后,认为甲刻度尺更适合用于测量物体A的长度,理由是: 。
(3)若只有乙刻度尺,应该如何测量物体A的长度?请写出简要步骤。
(1)用刻度尺测量图中A、B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测量结果为 cm。由此可知,A、B两地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km。
(2)若沿图中的公路,可以从A地前往B地。你能使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得这段公路的实际长度吗?请简述你的方法。
古代常常以人的身体作为长度单位。
《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走一步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作“步”,并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
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制作了一根长度标准物,而这个长度标准是法老的小臂拐肘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因此又叫腕尺。9世纪,英国国王亨利一世规定“一码”就是他鼻尖到食指指尖的距离。16世纪,德国人将16位男子的平均脚长规定为一“英尺”…
(1)上述材料提到了哪些长度单位?
(2)现今,国际上用“米“作为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结合材料谈谈“国际上单位统一的重要意义”。
答案:1.m 如下图
2.(1)30×1cm 30×10mm 300;(2)1.6×103×1μm 1.6×103×1×10-6m 1.6×10-3。3.(1)A;(2)B没有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零刻度线;C没有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4.如下图。
5.(1)0—10cm 0,1cm(或1mm);(2)甲刻度尺的量程比被测物体A的长度大;(3)提示:分段测量;6.(1)3.00 30;(2)将棉线与曲线曲线完全重合,并在棉线上标出起点A和终点B。然后把这段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尺计算出这段公路的实际长度。7.(1)步、尺、里、码、英尺;(2)国际上单位统一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贸易、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8.;器材:卷尺、停表;步骤:(1)测出一步的长度;(2)边走边数行走的总步数。
第2课时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下图所示工具中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的有 (选填字母)。
2.根据示例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示例:6min=6×1min=6×60s=360s。
(1)1.5h= = = s。
(2)45min= = = h。
3.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min s。
在测量长度、时间及其他物理量时,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读数时粗心,都会造成误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分度值大些的测量工具来消除误差。
纠正你认为不合理的部分: 。
5.选择较为接近的数据,请用连线的方式将左侧的情景与右侧相应的选项连接起来。
6.“刹那”和“瞬间”都是形容时间很短的词语。那么,“一刹那”和“一瞬间”,哪一个所表示的时间更短呢?好学的小明查阅资料获知: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1)“一刹那”和“一瞬间”,哪一个所表示的时间更短?请说明理由。
(2)请根据材料信息推算出“一弹指”表示的时间为多少秒。
答案:1.s AD;2.(1)1.5×1h 1.5×3600s 5400;(2)45×1min 45×(1/60)h 0.75。3. 2 6。4.选用分度值大些的测量工具来消除误差,纠正为:选用分度值小些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5.如下图。6.(1)“一刹那”所表示的时间更短;(2)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