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数学选择题心里没底的时候,有个方法,就是从结果去倒推。看能不能得到题目的要求;以前玩报纸上的迷宫游戏,从入口进去碰壁之后,往往会试着从出口进去,再试试能不能找到入口。
等到了现在,销量这里出问题的时候,那就倒推,一层层的倒推。每个不同的层级,总有能更多被自己控制的。加购转化订单不一定好介入,但提升加购率的基数还是更有办法吧。而实际上,发现啊,只有在保证每个产品每天能够有一定的精准访客,那就一定有稳定转化;而把精准流量在现有可动用预算内做大,而且保证转化也能成正比的提升,成本不会超过销量,那这个模型也就算是成功了;预算,周期,账期,在这个可控循环内,不超支,同时保证产品不断货,至少就守住了自己的安全线。那么这个倒推,就是可行的。
而再倒推,那就是各种渠道的广告,特别是付费部分的广告。再直接点,达人部分和投流部分。
美区的达人,就尽量让美区那边的人去对接吧。这事至少目前我是没发现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不是MCN机构,也不是TSP机构。手里能拿得出手的筹码就是有限。即使你手头再有人脉和资源,真正到了操作流程中,沟通过程里,配合完成中,总会是磕磕绊绊,出来的东西不会是让你100%满意的。美区那边直接对接,至少效率会更高一点,很多细节的东西他们打个电话就行了。如果是国内某同行,不是私信就是邮件,那真要搞到猴年马月才能出东西。
投流这里,那就得天天盯着。
广告比达人,能更快见到效果,至少它的确定性是可控的,选择“合适”的广告素材,核算好广告的“预算”,我们至少可以跟平台明打明的等价交换,获得持续流量,甚至最终获得用户的下单转化。这个过程的确很长,而且波动也大,但至少,按钮和选择权,在自己手上。
新的人群包过来后,当天就在测试人群包,发现这玩意和国内以前用的人群包一样,很鸡肋。想着人群标签是不是会更精准一点,可真正跑起来,一个素材能出个十几单二十几单,ROI就是打不平,还是亏的。
美区这边的标签,还是太不准了。顶多就是年龄人群性别等一些基础信息的误差很小,而一旦牵涉到所谓的兴趣,行为,那就真的……至少目前我是觉得没用。至少这个大数据模型,对我这样的小卖家来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类似的标签,大概更适合那些做品宣的大品牌推广用。
也少听点其他人介绍的所谓“捷径”,你还真以为通过其他方式钻空子就更有保证?没什么区别!甚至可能是个更大的坑!听说,据说,是一回事;懂不懂,能不能做是一回事;专业与否,更是一回事!
听人家说一点浅显的信息就觉得自己会了,懂了,专业了?真正你动手开始干才会知道,一个又一个的坑!不信,试试看几个视频就去玩玩黑神话悟空!看你得多少个小时通关!
小玖又看中了一把很贵的椅子,让我们下单。按她的说法,我们不出差的时候,基本也就是天天坐着,想方设法的为搞流量下功夫。而大多数工作,基本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很基础的看数据,做拆解,做剪辑,筛素材……随随便便一天就过去了,需要的就是坐下来,静下来。所以,换把好点的椅子,也是对身体和精神的负责。我竟无言以对,乖乖付钱就好……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