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0日上映的电影:全民公敌又名国家公敌。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名家庭幸福美满、前途一片光明的职业律师,正当他心情愉快地帮太太选购圣诞礼物的当儿,巧遇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但是这位朋友却好像后有追兵,并且看起来像受到极度惊吓。他狼狈地央求史密斯救他,并在仓惶中拿了史密斯的名片后,便行色匆匆地逃跑了。就在他横越马路时,意外地发生车祸,当场死亡。就是这样一个偶尔事件,让我们的主人公陷入了严密的监控,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被在监控中,没有任何的私生活可言。
然而现实版的国家公敌上演,Facebook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越演越烈,小扎忙于应付国会的质询,正式将数据安全和隐私放在公众的视野里,我们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的隐私是多么的不安全。
如果是任何一个人遇到这样全方位的监控,都会非常愤怒,然而在现实中就是这样上演了,Facebook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却成为了一个获取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关键接口,于是世界人民愤怒了。
而这正是大数据技术容易做到的,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看用的人怎么用,大数据俨然是很多机构可以获取用户信息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然而在这场技术革新中,能利用这把剑的估计还是处在数据金字塔顶端的人,那些处在底层的个人都将有这把剑悬在头上。底层人们的数据安全很难被保证,我们这时估计只能祈祷我们的隐私不被泄漏。
这让我们想起,在大数据还没有普及的过往,我们的手机经常莫名接到一些骚扰推广电话,我们的信息怎么到别人的手上的呢,也许你只是印个名片,你的信息就已经到很多商贩子的手上了,这些人任何机会都不会放过。那么当大数据普及,甚至可能商贩都会知道你昨天做了什么,在哪里开了房。
曾经网上流传一个黑色网站,就是可以查你到底在哪里和谁开了房,甚至你在酒店门口的照片都能被公布在网上,如果在大数据时代,恐怕谁要找你,很快就能找到你家门口。
在商业社会,大数据是一个投资热点,但在底层人们的眼里,大数据就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剑,这把剑是否会砸到你头上,那多少带有点运气。恐怕只有在政策层面或者技术层面本身对技术有一定的约束时,大数据才能真正利于人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