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pital(医院)一词是来自于拉丁文原意为“客人”,因为一开始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休息间,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当然这是西方的解释,国内的“医院”最早要追溯到汉代,主要为传染病人隔离准备的。据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大多数我们看到的古代中医坐诊,更像是现在Clinic(诊所),一位大夫几个伙计,有个门面就可以开张了。而“坐堂医生”得从张仲景说起,作为长沙太守,他一反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这里的“堂”还是Clinic(诊所)的意思。
真正我们现在看到的医院模式,还是从西方进入中国的教会医院开始。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医院猛增,至1949年共达340余所,遍布全国各地。现代医院是以诊治病人、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与诊疗设施,通过医生、护士、医技等集体协作,对病人及特定人群进行治病防病、健康促进的场所。随着单家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最近已有最大医院诞生“一带一路”国际医疗中心,总投资150亿元,规划总床位1.5万张,医疗用房150万平方米。
规模“大”是未来医院的唯一模式吗?其实我们可以思考的是除了房子大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大”?
1、数据库是不是大?
每天在医院内部产生的数据是海量的,这些数据大多数都静静的躺在电脑里,相对于其他很多行业,这些数据或许没有给医务人员带来什么帮助,除了需要写论文时。因此,数据库大只要买多点服务器或云端空间就好。而让数据库活起来,那么需要的是分析和整理。同样单个数据库的作用也不大,联网的数据库,能分享的数据库才是更有效能的。这样医院就不是一个物理层面的几幢房子了,医疗、健康变得越来越便捷。
2、服务是不是大?
有人问服务怎么会以大来算,因为多数人想法就是服务嘛,我为你或你为我。那么这里的服务更多的是医疗服务战略。尤其是大三甲医院,医生护士往往和患者的接触都是陌生的,沟通容易出现偏差,对于医疗质量的影响才是可怕的。对于未来的医疗,服务是否可以延伸为患者就医前、就医中和就医后等环节,让健康、医疗管理真正做到闭环的。无论是提醒患者何时就医、吃药,还是平时的健康提醒,让很多碎片化的服务成为服务链条。
3、包容心是不是够大?
清华大学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在94年11月底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这是中国,也是全球首次大规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当时的互联网还算是个新鲜事物,那么这样的新鲜事物在如今的社会中比比皆是。医疗之前一直作为一个高专业壁垒的行业,未来是否能打开心扉,拥抱各种新东西,或许是医疗行业最大的突破。新技术、新方法或许还是小打小闹,那么新理念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才是根本性的问题。饭碗捧得牢,不如学会打造饭碗。
等到哪一天,没有人会说待在哪家超级大医院的时候,那么未来的医院真的就诞生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