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印象标签”功能,大数据时代的潘多拉魔盒?

在日益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应用平台中加入社交元素甚至社交功能,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管,放之任之,造成用户个人隐私的泄露,就可能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温床。

没有终点的顺风车

2018年5月5日,一名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郑州市区,途中被顺风车司机杀害。司机随后弃车跳河,警方于5月12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已打捞出其尸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人们在表达对年轻生命逝去的惋惜和对嫌犯的愤怒之外,也流露出了对滴滴顺风车出行安全性的焦虑。

“印象标签”引导的犯罪?

滴滴顺风车与滴滴快车、滴滴专车不同,后者是系统派单,而前者则是司机自主选择订单。

根据网友提供的截图,我们不难发现,顺风车司机可以通过“印象标签”的形式对乘客进行评价,而评价的内容中不乏露骨的言辞。

这些评价会保存在乘客的个人信息当中。其他顺风车司机在接单前就能进行查看,从而选择想要搭载的乘客。

也就是说,顺风车司机在行程开始之前就有可能从“印象标签”中获得乘客的长相、年龄、身材、性格等私人信息。

如果司机心生歹意,就能拥有充分时间谋划犯罪。这种个人隐私的泄露无疑对乘客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于是,这场事件过后,很多年轻女性修改了个人资料,让人既好笑又心酸。

大数据时代的“潘多拉魔盒”?

早在2009年,腾讯QQ就在用户页面增加了“好友印象”功能,QQ好友能为用户贴上不同的标签,系统将查看权限自动设置为“仅限好友查看”。

此外,用户还有删除好友印象,禁止好友评价,调整权限的权利。

这种功能的设置给予了用户个性化体验,增加了社交平台的趣味性,并很好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滴滴顺风车“印象标签”功能设置的初衷也是强调社交,增加用户的粘性,提升用户的乘车体验。

在日益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应用平台中加入社交元素甚至社交功能,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平台放之任之,就容易造成用户个人隐私的泄露。

为此,滴滴顺风车进行了阶段性整改,目前已经下线了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并且将司机和乘客对外显示的头像改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

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所有的邪恶——贪婪、虚伪、诽谤、嫉妒、痛苦……

作为数据采集渠道之一的“印象标签”功能并不具有“潘多拉魔盒”的魔力,但是,一旦缺失有效的监管,它就可能沦为罪恶的帮凶。

- END -

*来源:本文为苏伦大数据研究院(ID:SulonBigData)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ID。

苏伦大数据科技研究院旨在打造全球首个O2O大数据科技生态系统,成为全球商业智能解决方案领导者,推动国内外大数据人才的培育发展。大数据应用专注为民生、服装、医疗、金融、智造、政务等领域提供完整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和大数据人才培养服务。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522G1AQY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