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在一年的太阳直射点移动中,我们在黄道面上观察得到:“夏至”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间是夏至日,气温是夏热、方位是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阴阳是昼长夜短的阳气增阴气退至极,称为太阳;“春分”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线上,时间是春分日,气温是春温,方位是太阳升起在东方,阴阳是夜昼等长的阳气增阴气退趋平,称为少阳;“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间是冬至日,气温是冬冷、方位是太阳直射点南移南方,阴阳是夜长昼短的阴气增阳气退至极,称为太阴;“秋分”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线上,时间是秋分日,气温是秋凉、方位是太阳落下在西方,阴阳是昼夜等长的阴气增阳气退趋平,称为少阴。
在一天的视太阳运动中,我们在地球赤道面上观察得到:“日中”视太阳光照正照在南方,时间是日中火热、方位是南方火热,日中阳气至极为太阳;“日出”视太阳光照从东方升起,时间是日出温,方位是东方温,日出阳气增阴气减为少阴;“夜半”视太阳黑影最浓在北方,时间是夜半冰冷,方位是北方冰冷,夜半阴气至极为太阴;“日落”视太阳光亮从西方落下,时间是日落凉,方位是西方凉,日落阴气增阳气减为少阳。
在中国古时候,是凭借视太阳的光影,形成的“光照与黑影”对称点,同时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用白圆圈表示“阳”,用黑圆圈表示“阴”。在一年中的黄道面上,夏至日太阳在北回归线上,在北半球定位北方夏热至阳极,用1个白圈表示“太阳”;冬至日太阳在南回归线上,在北半球定位南方冬冷至阴极,用2个黑圈表示“太阴”;春分日太阳在赤道线上,在北半球定位东方春温趋阳,用3个白圈表示“少阳”;秋分日太阳在赤道线上,在北半球定位西方秋凉趋阴,用4个黑圈表示“少阴”;在一年中的春分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线移位北回归线,北半球趋热,用5个白圈表示一年中北半球中的趋热平均气为“平阳”,定位中宫。在一年基础上的每一天视太阳移动中,北半球的夜半在北方冰冷至极阴,用 5加1等6,用6个黑圈表示“太阴”;北半球的日中在南方火热至极阳,用5加2等7,用7个白圈表示日中“太阳”;北半球的日出在东方温趋热少阴,用5加3等8,用8个黑圈表示“少阴”;北半球的日落在西方凉趋冷少阳,用5加4等9,用9个白圈表示“少阳”。 最后,从而得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配阴、阴配阳;阴阳能量越大,黑白圈个数越少;阴阳能量越小,黑白圈个数越多的“雏形河图”。
注:也可用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热,南半球冷,为北阳南阴,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冷,南半球热,为南阳北阴;在一天中,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东面光西面影,为东阳西阴,太阳旁晚从西方落下,西面光东面影,为西阳东阴来证明。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