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辛辛苦苦建设好的一门课程,没人选课非常苦恼,选课的学生来了,越来越少的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尴尬的不行,论坛中的问题无人回答,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解决,课程访问量越来越低,当初上线的激情荡然无存……
我们应该如何组织在线课程的运行呢?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先抛出几个案例。
案例一
edX的首席执行官阿南特·阿加瓦尔如何解决学生的互动讨论问题?
在一次学生在论坛中提出问题的时候,阿南特准备回答,旁边有别的同学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另外一位同学还及时修正了这个答案,学生通过讨论将问题解决了。这就让阿南特觉得非常兴奋,似乎找到了“苏格拉底式”的教学。
这个案例的前提是,学生够多,在线讨论的学生够多,能够及时回答这些问题。老师就可以“隔岸观火”,最后点赞称好。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这么多学生同时在一起讨论?我们可以算一下,慕课的活跃度一般在5-10%左右,如果需要即时讨论,在每天每半小时内需要有近百位同学在线,学生的选课总人数应该是10万人。如果选课人数只有1000人,那么同时在线的学生只有个位数。几乎不太可能激发学生的“即时互动”。
讨论一:
大家可以继续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希望能够将教学讨论组织起来,让讨论发生,论坛活跃起来,选课人数应该是多少?还是不一定?
案例二
孙立老师的《中医与诊断—学做自己的医生》课程
孙老师的课是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组织教学运行的时候,孙老师将互联网中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除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讨论区之外还用上了直播间,在家里与学生定期直播互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非常热烈,不仅是讨论的话题多,回复的学生也多,讨论的主题也很多……
孙老师的直播装备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的学生讨论这些问题老师如何阅览或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如何在万千的回复中找到“答案”,大海捞针也会降低学习的效率,重复的内容如何组织精华回复?
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教授艾休克·戈尔(Ashok Goel)就尝试人工智能助教。在MOOC课程中,他将吉尔·沃森(Jill Watson),一款基于IBM沃森技术的聊天机器人安排为自己的助教。这一聊天机器人在回答问题时非常强大,而学生们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课程的助教是人工智能。
讨论二:
人工智能,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如果人工智能还不成熟,老师们有什么办法整理和回复学生的问题?
案例三
0回复课程该如何?
在很多平台我们出现了0参与的情况,就是课程上线后,似乎在运行,个别同学来看过视频,几乎没有回复和讨论,这样的在线课堂怎么办?
有的老师为了推广自己的课程,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等互联网社交媒体宣传自己的课程,也有出血本让媒体宣传,可能有人注册,注册后就成了“僵尸课”。
讨论三:
如何盘活这些“僵尸课”?您有什么妙招?
在留言区发表您的高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