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驶座,放一个机器人,让机器人帮我们开车,这就是无人驾驶?
这是很传统的想法,大部分的科幻片应该会这么演,所以可能大部分人认为这才是我们要的无人驾驶。
其实做一个人形机器人帮我们开车,很难,至少这十几年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机器人。
但就在最近,我在Apollo的群里发现了一家公司,用机械臂做无人驾驶。
他们的机械臂,模拟了人的手脚操控,直接控制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很有人类的感觉。
在介绍这家公司之前,我想先聊聊前沿科技在人工智能的推进,为什么会选择无人驾驶,而不是机器人。
做个机器人很难!
电影中的机器人,很多都有手有脚有头,甚至还要有脸能微笑哭泣,能够完全听从你的使唤。
没错,这是理想的机器人,能够实现的话,至少是好几代人的事情了。
就现阶段来说,人型机器人实现站立和行走,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能代替人做万能的事情。
难度在于,模拟人类躯干,就会产生无限种可能,你让他开车,再让他做饭,事情太多,它没这能力学那么多本领。
所以,现在大部分机器人,都是限定场景的,比如扫地、开叉车、分拣货物、同小孩语音对话、码头送货等。
实际上,无人驾驶就是一个限定场景的机器人,只是这个场景足够复杂。(下围棋的阿尔法狗更是典型的限定场景)
无人驾驶是最容易实现并商用的机器人!
最容易?你没看错,确实如此。
无人驾驶限定了场景,就是把人从起点送到终点,所需学习的规则比较简单,一方面学会控制车辆,利用好油门、刹车、转向等制动系统,另一方面交通规则也是有限的,做到按车道行驶、不闯红灯、不撞行人和车辆等行为,基本就可以上路了。
现阶段的科学技术,特别是slam、cnn等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驾驶才成为可能。
另外,出行是人类的刚需,现阶段共享出行已经造就了独角兽滴滴,而无人驾驶出行,将是一个更大的商业帝国,任何一家公司能进入无人驾驶生态,它就有无限的可能。
再说,真能实现无人驾驶,不仅仅是成就感,更是个人、团队荣誉,甚至是国家荣誉。
无人驾驶的实现方式
正如“
关于高精度地图定义的探讨
”文中所述,无人驾驶的实现主要由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
在任何一个层面,都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并且都存在不少的争论。
比如感知层面,纯视觉方案只用摄像头实现感知,也有激光方案的(纯激光无法识别车道线红绿灯等信息,需要结合摄像头),而GNSS+RTK+IMU用来实现绝对定位感知,这些感知策略需要融合,只用一种策略一定是存在弊端的。
在决策层面,更是分为两派,一派来自人工智能,要用深度学习来解决无人驾驶难题,让智能汽车学会人类驾驶,另一派来自传统车厂,使用控制理论来实现,遇到什么情况作出什么判断并决策执行。
在执行层面,一般都是用线控方式来实现的,就是给车发加油、踩刹车、方向盘左转等指令,但大部分车厂还没有开放线控,所以很多车都是改装的,据说Uber和Volvo合作的无人车X90也是改装的。
而使用机械臂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来做无人驾驶,还是比较少有的,这样的做法必须在机械控制领域有多年的积累,但也看出对现阶段无法获得车厂线控指令的无奈。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