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不止于感应人体,热释电传感器的多维感知力!

导读

有一种传感器,你可能早已是它的“老熟人”:夜晚归家,走廊灯应声而亮;走近商场,玻璃门悄然滑开。这背后,都是它在默默工作。

但它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它更像一位拥有“多维度热视觉”的侦探,能捕捉从人体到火焰、气体的丰富动态信息。

它就是——热释电传感器。

这是热释电传感器最广为人知的舞台,其工作原理宛如一个精巧的“热量变化捕手”。

所有恒温动物(包括人类)都是天然的移动红外辐射源,持续散发波长约10微米的远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内部的晶元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当人走过时,身体发出的红外线打破了传感器视野内原有的热平衡,引起晶元温度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

传感器通常配备两个反向连接的晶元和一个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将探测区域分割成明暗交替的无数个小区域。静止的热源(如一杯热水)会使两个晶元产生相同信号并相互抵消;而移动的人体则会依次触发不同区域,产生强烈的差分信号,从而被精准捕获。

智能照明、安防报警、自动门控制、人流统计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

火焰不仅是光明与温暖之源,也是致命的危险信号。热释电传感器是出色的“火焰哨兵”。

火焰(尤其是烃类火焰)会辐射出具有特定“指纹”的红外线——波长为4.35µm左右,并且会高频闪烁。火焰传感器会戴上一副特殊的“滤镜”(窄带滤光片),只允许这个特定波段的红外光通过,同时忽略太阳光、灯光等常见干扰源。

它不仅能通过“指纹波长”认出火焰,还能通过分析信号的闪烁频率,进一步确认这是真火焰而非其他热源,极大降低了误报率。常被用于家庭、仓库、地下车库、电动车棚和森林的早期火灾报警。

除了感知温度变化,热释电传感器还能“嗅”出气体。

不同气体的分子会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二氧化碳(CO₂)强烈吸收4.26µm的光,而甲烷(CH₄)则吸收3.3µm的光。检测系统内置一个红外光源,光线穿过待测气体后,由传感器检测。目标气体会“偷走”特定波长的能量,导致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减弱,由此便可精确计算出气体浓度。

通过更换不同的滤光片,一位“侦探”就能变身成为专门追踪不同气体的“专家”。这一技术常被用于工业防爆、防泄漏预警、污染源实时追踪、智能家居系统联动、呼吸疾病筛查等领域。

热释电传感器的应用如此纷繁复杂,但其核心原理始终如一:探测红外辐射的动态变化。正是这一简单而强大的原理,让它能够跨越安防、环保、工业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传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s0xu2GZ0C4r1xPLsq20UAZ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