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被遗忘的“冰下探险”:威尔金斯与鹦鹉螺号的北极梦!

1931年的夏天,一群人决定做一件疯狂的事,他们要乘潜艇,从冰层下穿越北极!他们的目标,不只是到达“世界的顶点”,更是要揭开隐藏在冰下的终极秘密。

然而,随着探险的深入,这场前所未有的旅程,正一步步滑向灾难……

而在这场壮丽的冒险背后,站着一位雄心勃勃的探险家——休伯特·威尔金斯爵士,他决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开北极的巨大谜团。

过去的几个世纪,无数人试图征服北极。有人驾船被冰困死在寒海;有人用狗拉雪橇徒步,却永远消失在暴风雪中。

直到1926年,人类才第一次确认到达北极——但那次,是坐着飞艇,从空中掠过,从未真正“踏上北极”。所以威尔金斯决定:“既然从地上去不了,那就从冰下过去!”威尔金斯相信,潜水艇才是突破北极的最佳途径。

这个信念源自北极的特殊地理:它不是像南极那样是一个大陆,而是覆盖在北冰洋的冰层之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开始筹钱、拉赞助,甚至把探险打造成了一场世纪级的“媒体盛宴”。当时的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被他的疯狂计划吸引,他同意资助探险,还许诺如果成功,就给他15万美元的奖金!

最终,威尔金斯决定驾驶一艘特殊改装的潜艇,鹦鹉螺号,带领他的探险队穿越这片冰雪世界。

这是一艘一战时期的退役潜艇,由著名工程师西蒙·莱克改造。为了应对冰下撞击,它被厚重钢板和混凝土包裹,顶部还装上了“滑轨”,能像雪橇一样在冰底滑行,甚至加装了能钻透6米冰层的钻机,用来呼吸和充电。可以说,这是当时最疯狂的“黑科技潜艇”。

1931年3月,鹦鹉螺号整装待发。记者围在码头,威尔金斯昂首阔步,看似镇定,但没人知道,他心里充满疑虑——那套复杂的机械装置,真的能在北极活下来吗?

很快,他的担忧成真了。潜艇在出发前反复故障,不断返港维修。冰钻坏了、减震器卡死、零件接连脱落,整艘船就像是个漏风的铁罐子。而时间,一天比一天紧迫。如果赶不上齐柏林飞艇到达北极的时间点,他就拿不到奖金——也就意味着彻底破产。

终于,鹦鹉螺号还是启航了。它要横渡大西洋,穿越暴风雪,前往冰封的北方。这段航程堪称地狱:船舱狭窄闷热、柴油味刺鼻,20个船员要共用一个露天厕所,连睡觉的地方都要轮着躺。最糟糕的是,机器频繁出故障,有时污水、油和呕吐物一起翻腾在舱底。航行一周后,他们失联了。

几天后,军舰才在大西洋中部发现这艘潜艇——

引擎坏了、电池没电、漂浮在海上,几乎成了一具铁棺材。

威尔金斯被拖回港口,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媒体讽刺他是“疯子探险家”,连赞助商都劝他放弃。但他没有。他再次修好潜艇,继续向北。

7月28日,鹦鹉螺号终于再次启航。这一次,他们真的进入了北极圈。船员开始收集科学数据,发现冰层下竟然有一层较温暖的海水——这一发现,后来被认为对天气预测至关重要。他们到达了北纬82°,比任何船只航得更远。

看起来,成功近在眼前。但真相是——他们已经快撑不下去了。潜艇没有保暖层,船员冻得发抖,食物变质、空气污浊,舱壁上全是铅焊接。威尔金斯仍然要他们继续前进。

8月27日,他们尝试潜入冰下,却发现——舵没了!整个操控系统失灵。有人怀疑是人为破坏,只为结束这场噩梦。此时,连赫斯特都发来电报,公开让他“回家”,私下却逼他继续前进。威尔金斯陷入疯狂的两难。

8月31日,他下令强行下潜。潜艇剧烈震动,金属与冰层摩擦发出撕裂的尖啸。他们钻冰、撞击、挣扎——直到9月6日,威尔金斯终于发出电报:“我们的北极之旅,结束了。”

虽然他没有穿越北极,但“鹦鹉螺号”创造了历史——它成为第一艘真正深入北极冰下的潜艇。

但直到30年后,人类才真正实现 “冰下穿越北极” 的目标,1958年,美国海军的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与威尔金斯的潜艇同名),凭借 “可连续潜水数周” 的能力,首次成功横渡北极点,返航时引发巨大轰动。

而1931 年的那艘 “初代鹦鹉螺号”,早已被遗忘。船员们从北极返回后,这艘潜艇被认为过于破旧、损坏严重,不值得修复,最终被故意沉没在挪威海岸附近的海底。

威尔金斯本人,虽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为人类了解南北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次北极探险让他彻底破产。1958 年,70 岁的威尔金斯去世后,几乎被历史遗忘。

不过,他的遗愿最终得以实现:美国海军的船员,将他的骨灰撒在了北极的冰层之上—— 这片他毕生追寻,却未能亲手触碰的土地,成了他永恒的归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rt4X04gfll2sHi_lNS6ZR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